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0-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20页
        一、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3-17页
            (一)学术专著类第14页
            (二)学位论文类第14-15页
            (三)期刊学术论文类第15-17页
        二、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国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7-20页
            (一)学术专著类第17页
            (二)学位论文类第17-18页
            (三)期刊学术论文类第18-20页
第一章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创作活动及传播内容第20-45页
    第一节 初到北京时期沈从文文学创作动因第20-32页
        一、对文学理想的追求第21-24页
        二、为多发表作品努力适应报刊多样化写作需求第24-25页
        三、为获得稿费酬劳以缓解生存困境第25-32页
    第二节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创作的多样性题材第32-39页
        一、湘西生活的特别观照第33-36页
        二、湘西民间文化的大量植入第36-37页
        三、都市经历的真实表现第37-39页
    第三节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第39-45页
        一、频繁使用第一人称写作方式第39-40页
        二、直抒胸臆的内心表达第40页
        三、传播符号频繁使用书写模式第40-43页
        四、独特的对话描写传播方式第43页
        五、引人思考与回味的结尾模式第43-45页
第二章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过程描述第45-65页
    第一节 报纸对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的传播第45-50页
        一、《晨报副刊》的赏识第45-47页
        二、《京报》的积极推介第47-48页
        三、《世界日报》的助力第48-49页
        四、小结第49-50页
    第二节 期刊对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的传播第50-54页
        一、《现代评论》的积极刊发第50-51页
        二、《语丝》的接纳第51-52页
        三、《小说月报》与《东方杂志》的助力第52-54页
            (一)《小说月报》的欣赏第52-53页
            (二)《东方杂志》的助推第53-54页
        四、小结第54页
    第三节 书籍出版对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的传播第54-57页
        一、首个作品集《鸭子》的出版第55-56页
        二、《蜜柑》的面世第56-57页
    第四节 广告语境中的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第57-60页
    第五节 沈从文北京早期作品的翻译、研究语境和文集编选等传播过程描述第60-65页
        一、翻译视角下的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第60-61页
        二、研究语境下的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第61-62页
        三、文集编选下的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第62-63页
        四、书信往来中的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第63-65页
第三章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特点及读者面第65-76页
    第一节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特点第65-73页
        一、为北京传播符号呈现的特点第65-66页
        二、北京报刊成为主要传播阵地第66-68页
        三、有报刊主编赏识第68-72页
        四、其他媒介编辑的鼓励和帮助第72页
        五、小结第72-73页
    第二节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读者面分析第73-76页
        一、北京早期读者群分布特点第73-74页
        二、北京早期读者对沈从文作品阅读评价第74-75页
        三、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效果第76-87页
    第一节 媒介传播对沈从文文学理想的积极助推第76-81页
        一、创作情绪受到极大鼓励第76-77页
        二、激发起沈从文更大创作信心第77-78页
        三、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第78-80页
        四、沈从文文学创作目的得到初步实现第80-81页
    第二节 媒介传播改善沈从文的生存状况第81-84页
        一、沈从文创作报酬情况述评第81-82页
        二、生活需求与文学创作形成良性循环第82-83页
        三、作品结集所产生的影响第83-84页
    第三节 文学传播与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活动的相互贡献第84-87页
        一、给当时文坛推出了一个新的作家形象第84-85页
        二、给早期现代文学带来新的表现题材第85-86页
        三、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乡下作家的城市生活立足境况第86-87页
结束语第87-89页
致谢第89-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所获奖项第97-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汉灾难新闻报道积极话语分析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先唐文学中的女娲形象及其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