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列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可展开天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1.1 国外可展开天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1.2 国内可展开天线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2 天线罩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外天线罩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内天线罩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22-3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伞状可展开天线的系统组成 | 第22-26页 |
2.2.1 支撑底座和固面反射器 | 第23页 |
2.2.2 可展部件 | 第23-24页 |
2.2.3 驱动部件 | 第24-25页 |
2.2.4 反射索网和天线罩部件 | 第25-26页 |
2.2.5 其他部件 | 第26页 |
2.3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方案设计 | 第26-29页 |
2.4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的展开和收拢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33-61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有限元建模与求解 | 第34-38页 |
3.2.1 有限元模型 | 第34-36页 |
3.2.2 材料参数 | 第36-37页 |
3.2.3 有限元求解 | 第37-38页 |
3.3 反射索网受预应力和重力的作用分析 | 第38-42页 |
3.3.1 反射索网在预应力作用下变形分析 | 第38-41页 |
3.3.2 反射索网在预应力和重力作用下变形分析 | 第41-42页 |
3.4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的体型系数和平均风载荷情况 | 第42-45页 |
3.4.1 体型系数计算 | 第42-45页 |
3.4.2 平均风荷载 | 第45页 |
3.5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平均风荷载作用分析 | 第45-59页 |
3.5.1 正风荷载作用分析 | 第46-52页 |
3.5.2 反风荷载作用分析 | 第52-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风振分析 | 第61-81页 |
4.1 引言 | 第61-62页 |
4.2 脉动风荷载模拟 | 第62-65页 |
4.2.1 脉动风的基本特征 | 第62页 |
4.2.2 脉动风速功率谱 | 第62-63页 |
4.2.3 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 | 第63页 |
4.2.4 风速时程的模拟 | 第63-65页 |
4.3 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风振分析 | 第65-79页 |
4.3.1 风速度时程曲线 | 第66-67页 |
4.3.2 正风脉动风荷载作用分析 | 第67-73页 |
4.3.3 反风脉动风荷载作用分析 | 第73-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天线肋的简化计算及试验分析 | 第81-93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天线肋管的弹性模量计算及其简化 | 第81-87页 |
5.2.1 复合材料力学基本理论 | 第82-86页 |
5.2.2 公式简化及推导 | 第86-87页 |
5.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天线肋管等效模量计算 | 第87-88页 |
5.4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天线肋管试验分析 | 第88-92页 |
5.4.1 试验条件与过程 | 第88-89页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