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3.1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 第16页 |
1.3.2 事故链 | 第16-17页 |
1.3.3 风险分析 | 第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6页 |
1.4.1 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21页 |
1.4.2 事故演变过程研究 | 第21-23页 |
1.4.3 人为风险行为研究 | 第23-24页 |
1.4.4 风险行为决策研究 | 第24-25页 |
1.4.5 现状评述 | 第25-26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29-4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9-34页 |
2.1.1 复杂系统理论 | 第29-31页 |
2.1.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31-32页 |
2.1.3 安全行为理论 | 第32-33页 |
2.1.4 行为决策理论 | 第33-3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4-43页 |
2.2.1 计数数据的回归分析法 | 第34-35页 |
2.2.2 故障树分析法和petri网的综合分析法 | 第35-39页 |
2.2.3 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分析法 | 第39-42页 |
2.2.4 博弈论和变分不等式理论的综合分析法 | 第42-4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率分析 | 第44-66页 |
3.1 事故数据源概述 | 第44-45页 |
3.2 事故特性描述性统计 | 第45-57页 |
3.2.1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5页 |
3.2.2 事故爆发阶段 | 第45-53页 |
3.2.3 事故前兆阶段 | 第53-57页 |
3.3 事故频率显著影响因素的甄别 | 第57-61页 |
3.3.1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57-58页 |
3.3.2 事故频率分析模型 | 第58-60页 |
3.3.3 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3.3.4 实证分析结果 | 第61页 |
3.4 针对事故频率显著影响因素的事故预防对策 | 第61-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演变过程及风险链甄别 | 第66-89页 |
4.1 事故演变的FTA模型 | 第66-74页 |
4.1.1 典型事故的FTA分析 | 第67-71页 |
4.1.2 事故逻辑关系提取 | 第71-74页 |
4.2 事故演变时间Petri网模型 | 第74-81页 |
4.2.1 时间Petri网应用于事故演变过程分析的可行性 | 第74-75页 |
4.2.2 事故演变TPN模型的建立 | 第75-78页 |
4.2.3 模型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78-80页 |
4.2.4 模型参数值的计算方法 | 第80-81页 |
4.3 基于TPN模型的事故风险链诊断算法设计 | 第81-85页 |
4.3.1 回溯搜索算法概述 | 第81-82页 |
4.3.2 算法设计 | 第82-85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85-88页 |
4.4.1 案例的模型参数值 | 第85-86页 |
4.4.2 事故组的分析结果 | 第86页 |
4.4.3 对照组的分析结果 | 第86-87页 |
4.4.4 结果讨论 | 第87-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人为风险分析 | 第89-115页 |
5.1 问卷设计和调研实施 | 第89-91页 |
5.1.1 调研目的和研究步骤 | 第89-90页 |
5.1.2 问卷内容设计 | 第90-91页 |
5.1.3 调研实施 | 第91页 |
5.2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与行为绩效 | 第91-103页 |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1-93页 |
5.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93-95页 |
5.2.3 不安全行为指数和安全行为绩效指数 | 第95-96页 |
5.2.4 影响路径假设检验 | 第96-97页 |
5.2.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97-102页 |
5.2.6 结果讨论 | 第102-103页 |
5.3 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与行为绩效 | 第103-113页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03-105页 |
5.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05-106页 |
5.3.3 不安全行为指数和安全行为绩效指数 | 第106页 |
5.3.4 影响路径假设检验 | 第106-108页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108-112页 |
5.3.6 结果讨论 | 第112-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行为决策 | 第115-128页 |
6.1 风险环境的类型划分 | 第115-118页 |
6.1.1 系统环境 | 第115-117页 |
6.1.2 企业内部环境 | 第117-118页 |
6.2 系统性风险行为决策 | 第118-124页 |
6.2.1 运输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 第118-119页 |
6.2.2 运输网络均衡模型的构建及转化 | 第119-121页 |
6.2.3 算法设计 | 第121-122页 |
6.2.4 运输博弈策略分析 | 第122-124页 |
6.3 企业内部风险行为决策 | 第124-126页 |
6.3.1 风险结构分析 | 第124-125页 |
6.3.2 风险转化的绩效分析 | 第125-126页 |
6.3.3 管理策略和建议 | 第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6页 |
附录1 1993~2012年道路运输统计指标的初始数据 | 第146-147页 |
附录2 程序代码 | 第147-150页 |
附录3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研表 | 第150-152页 |
附录4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故障树图 | 第152-158页 |
附录5 事故风险诊断案例的模型参数值 | 第158-166页 |
附录6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企业驾驶员调查问卷 | 第166-168页 |
附录7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第168-169页 |
附录8 驾驶员不安全指数和行为绩效指数的分析结果 | 第169-181页 |
附录9 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指数和行为绩效指数的分析结果 | 第181-18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84-185页 |
致谢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