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常用信道分析 | 第12-14页 |
1.3 信道编码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1.4 LDPC码的研究现状及难点 | 第15-17页 |
1.4.1 LDPC码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深空通信LDPC码研究难点 | 第16-17页 |
1.5 论文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页 |
1.5.2 研究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LDPC码的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2.1 LDPC码定义及重要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线性分组码 | 第19页 |
2.1.2 LDPC码的定义及其图表示 | 第19-21页 |
2.2 LDPC码的编码原理 | 第21-22页 |
2.2.1 基于高斯消去的编码 | 第21-22页 |
2.2.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 | 第22页 |
2.3 LDPC码的译码原理 | 第22-25页 |
2.3.1 置信传播(BP)译码算法 | 第23-24页 |
2.3.2 对数域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LDPC码构造算法研究 | 第27-42页 |
3.1 LDPC码的经典构造方法 | 第27-29页 |
3.1.1 Gallager构造法 | 第27-28页 |
3.1.2 Mackay和Neal构造算法 | 第28页 |
3.1.3 Davey构造算法 | 第28-29页 |
3.2 基于PEG-ACE的LDPC码构造算法 | 第29-36页 |
3.2.1 改进的PEG算法 | 第29-31页 |
3.2.2 循环偏移量优化算法 | 第31-32页 |
3.2.3 基于PEG-ACE搜索算法的准循环扩展 | 第32-34页 |
3.2.4 软件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3.3 基于分组替换的原模图LDPC码优化构造 | 第36-40页 |
3.3.1 基于分组替换的原模图LDPC码 | 第36-38页 |
3.3.2 软件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LDPC码误码平底分析 | 第42-55页 |
4.1 LDPC码的误码平底及陷阱集 | 第42-45页 |
4.1.1 LDPC码的误码平底 | 第42-43页 |
4.1.2 陷阱集的定义 | 第43-45页 |
4.1.3 陷阱集的临界数 | 第45页 |
4.2 基于图替换的陷阱集消除算法 | 第45-48页 |
4.2.1 边交换理论 | 第45-46页 |
4.2.2 图替换陷阱集消除算法 | 第46页 |
4.2.3 算法分析 | 第46-48页 |
4.2.4 软件仿真分析 | 第48页 |
4.3 基于环抬升的陷阱集消除算法 | 第48-54页 |
4.3.1 循环位移矩阵及环抬升理论 | 第49-51页 |
4.3.2 环抬升陷阱集消除算法 | 第51-52页 |
4.3.3 软件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RC-LDPC码及其在深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5-65页 |
5.1 RC-LDPC码基础理论 | 第55-56页 |
5.2 有序打孔算法 | 第56-61页 |
5.2.1 随机打孔和最优打孔 | 第56-57页 |
5.2.2 恢复树与恢复概率 | 第57-58页 |
5.2.3 有序打孔算法 | 第58-59页 |
5.2.4 算法分析 | 第59-61页 |
5.3 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5.3.1 深空通信信道建模 | 第61-62页 |
5.3.2 软件仿真分析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