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构成康德因果性问题域的五类因果模式 | 第20-32页 |
2.1 理性派的三类因果模式 | 第20-26页 |
2.1.1 自然之流论:有限实体-有限实体的因果模式 | 第20-22页 |
2.1.2 偶因论:无限实体-有限实体的因果模式 | 第22-23页 |
2.1.3 前定和谐论:复合自因因果模式 | 第23-26页 |
2.2 经验派的两类因果模式 | 第26-32页 |
2.2.1 能力因果论:洛克的复线因果模式 | 第26-29页 |
2.2.2 事件因果论:休谟的因果模式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康德前批判时期的因果性问题研究 | 第32-43页 |
3.1 对理性派诸因果模式内相关理论问题的答复 | 第32-37页 |
3.1.1 物理单子论 | 第32-34页 |
3.1.2 在形而上学意义上对物体本质性的力的重新定义 | 第34-36页 |
3.1.3 对充足理由律的发展 | 第36-37页 |
3.2 基于上述答复对前批判时期因果模式的重建 | 第37-43页 |
3.2.1 康德前批判时期的因果模式 | 第37-38页 |
3.2.2 前定和谐还是自然之流 | 第38-40页 |
3.2.3 关于经验派因果模式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康德批判时期的因果性问题研究 | 第43-62页 |
4.1 因果性问题的哥白尼式革命 | 第43-45页 |
4.2 因果性的先天根源 | 第45-50页 |
4.2.1 先天综合判断 | 第45-46页 |
4.2.2 先验演绎——寻找因果性的最高主观根据 | 第46-48页 |
4.2.3 先验范畴的经验运用——两次同质化处理 | 第48-50页 |
4.3 康德的因果模式 | 第50-52页 |
4.4 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原因性的区分 | 第52-62页 |
4.4.1 自由与自然的悖论问题:第三个二律背反 | 第52-54页 |
4.4.2 二律背反的解决 | 第54-62页 |
第五章 现代哲学界对康德因果性问题的回应 | 第62-70页 |
5.1 康德因果理论在欧陆哲学界的回声 | 第62-65页 |
5.1.1 自由的现实性问题 | 第62-64页 |
5.1.2 作为根据的自由 | 第64-65页 |
5.2 康德因果理论在英美分析哲学界的回声 | 第65-70页 |
5.2.1 事实因果性问题 | 第65-66页 |
5.2.2 因果性的形而上学问题 | 第66-70页 |
结语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