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我国信访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 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2. 选题意义第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理论工具第14-15页
        1. 人民主权理论第14页
        2. 民主参与理论第14-15页
        3. 公民社会理论第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 创新之处第16-17页
二、 信访制度概述第17-29页
    (一) 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7-19页
    (二) 新《信访条例》框架下的信访制度第19-23页
        1. 信访工作原则和信访工作格局第19-20页
        2. 信访工作功能定位第20页
        3. 信访渠道畅通第20-21页
        4. 信访程序第21-22页
        5. 建立纠纷迅速解决机制第22页
        6. 信访工作“双向”规范第22-23页
    (三) 信访制度的功能第23-26页
        1. 政治参与功能第23页
        2. 权利救济功能第23-24页
        3. 权力监督功能第24页
        4. 信息沟通功能第24-25页
        5. 矛盾化解功能第25-26页
    (四) 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第26-29页
        1. 信访总量高位运行第26页
        2. 信访问题相对集中第26-27页
        3. 越级上访高发多发第27页
        4. 集体上访比较突出第27-28页
        5. 激访时有发生第28-29页
三、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41页
    (一) 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1. 信访制度缺乏法律规范第29-31页
        2. 信访制度对信访机构设置的规定不合理第31-33页
        3. 信访制度对信访职能定位的规定不准确第33-34页
        4. 信访制度运行机制不完善第34-36页
    (二)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1页
        1. 政治成因第36-37页
        2. 法治成因第37-38页
        3. 经济成因第38-39页
        4. 文化成因第39-41页
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信访制度的调整第41-45页
    (一)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第41-42页
    (二)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第42-43页
    (三) 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第43-45页
五、 我国信访制度改进的路径选择第45-50页
    (一) 推进信访制度立法进程第45-46页
    (二) 完善信访制度对信访机构设置的规定第46-47页
        1. 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第46页
        2. 整合并统一信访机构第46-47页
    (三) 健全信访职能定位制度第47-48页
    (四) 完善信访制度运行机制第48-50页
        1. 努力推进阳光信访建设第48页
        2.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第48-49页
        3. 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第49页
        4.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个人简历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X市人才中心为例
下一篇:电视问政节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