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重庆段)对沿岸热湿环境分布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 | 第18-19页 |
1.3.1 课题的来源 | 第18页 |
1.3.2 课题的目的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4 本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重庆地区微气候变化分析 | 第22-32页 |
2.1 重庆地区微气候概况 | 第22页 |
2.2 微气候要素的演变 | 第22-30页 |
2.2.1 平均温度 | 第22-26页 |
2.2.2 重庆地区极端温度趋势 | 第26-28页 |
2.2.3 平均相对湿度 | 第28-29页 |
2.2.4 日照时数 | 第29-30页 |
2.3 三峡水库对重庆地区热湿环境分布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3 水体沿岸热湿环境移动测试研究 | 第32-80页 |
3.1 步行移动测试 | 第32-58页 |
3.1.1 测试方案及测试参数 | 第32页 |
3.1.2 测试路线的选择 | 第32-34页 |
3.1.3 测试仪器的选取及精度 | 第34-35页 |
3.1.4 测试数据的修正方法 | 第35-36页 |
3.1.5 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 第36-58页 |
3.2 车载移动测试 | 第58-77页 |
3.2.1 测试方案及测试参数 | 第58-59页 |
3.2.2 测试路线的选取 | 第59页 |
3.2.3 测试仪器的选取及精度 | 第59-60页 |
3.2.4 测试数据的修正方法 | 第60-61页 |
3.2.5 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61-77页 |
3.3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77-80页 |
4“水体—空气”界面的热湿传递分析 | 第80-128页 |
4.1 热湿传递过程理论分析 | 第81-86页 |
4.1.1 热湿传递方式 | 第81-82页 |
4.1.2 “水体—空气”界面热湿传递收支理论 | 第82-86页 |
4.2 热湿传递实测及结果分析 | 第86-126页 |
4.2.1 测试方案及测试参数 | 第86页 |
4.2.2 测试仪器的选取及精度 | 第86-87页 |
4.2.3 测试地点的选取 | 第87-88页 |
4.2.4 测试数据统计分析 | 第88-126页 |
4.3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126-12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5.1 结论 | 第128-129页 |
5.2 展望 | 第129-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附录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