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32页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5-27页
        1.3.1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2 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3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4 劳动关系预警研究现状第22-26页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6-27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7-30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1.4.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9-30页
    1.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32-42页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与特征第32-33页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第32页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第32-33页
    2.2 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和研究主体的界定第33-35页
        2.2.1 劳动关系的概念第33-34页
        2.2.2 劳动关系预警的概念第34页
        2.2.3 劳动关系研究主体的界定第34-35页
    2.3 劳动关系相关基础理论第35-40页
        2.3.1 桑德沃理论模型第35-38页
        2.3.2 公平理论第38-39页
        2.3.3 心理契约理论第39页
        2.3.4 成本收益理论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3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模型研究第42-54页
    3.1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的确立第42-49页
        3.1.1 预警指标的初设第42-44页
        3.1.2 预警指标的筛选第44-46页
        3.1.3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6-48页
        3.1.4 预警评分标准的建立第48-49页
    3.2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模型的构建第49-53页
        3.2.1 确定综合预警值第50-52页
        3.2.2 明确预警界限第52页
        3.2.3 建立报警系统第52-53页
        3.2.4 建立排警系统第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组织架构研究第54-62页
    4.1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组织架构设计第54-59页
        4.1.1 预警管理的主体第55-58页
        4.1.2 预警管理的辅助性部门第58-59页
    4.2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管理组织的运作流程第59-60页
        4.2.1 预警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流程第59-60页
        4.2.2 预警决策流程第60页
        4.2.3 预警执行流程第60页
        4.2.4 非常规预警流程第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模型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第62-74页
    5.1 样本的来源及选取依据第62-65页
        5.1.1 企业性质分布第62-63页
        5.1.2 企业行业分布第63页
        5.1.3 企业规模分布第63-64页
        5.1.4 企业发展阶段分布第64页
        5.1.5 新生代农民工样本分布第64-65页
    5.2 调查概况第65-66页
        5.2.1 问卷调查第65-66页
        5.2.2 访谈调查第66页
    5.3 预警指标值的标准化第66-67页
        5.3.1 标准化方法第66-67页
        5.3.2 标准化结果第67页
    5.4 综合预警实测值的确定第67-70页
        5.4.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运用第67-69页
        5.4.2 评判结果的确定第69-70页
    5.5 山西省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预警结果分析第70-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改善中小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第74-80页
    6.1 企业视角第74-76页
        6.1.1 转变劳动关系观念第74页
        6.1.2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第74-75页
        6.1.3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第75页
        6.1.4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第75-76页
    6.2 工会视角第76-77页
        6.2.1 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第76页
        6.2.2 加快工会职能转换第76-77页
    6.3 政府视角第77-79页
        6.3.1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第77页
        6.3.2 近一步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第77-78页
        6.3.3 劳动关系差异化管理第78页
        6.3.4 加强政府职能的发挥第78-79页
    6.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第80-84页
    7.1 主要结论第80-81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81-82页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82-84页
        7.3.1 研究局限第82-83页
        7.3.2 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102页
    附录1第88-89页
    附录2第89-93页
    附录3第93-97页
    附录4第97-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旅游参与对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幸福感的影响--以四川桃坪羌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