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概念界定及相关器材、使用场地、运动规则简介 | 第11-16页 |
1.2.1 柔力球概念 | 第11-12页 |
1.2.2 柔力球隔网竞赛项目场地及规则 | 第12-13页 |
1.2.3 柔力球套路表演项目场地与规则简介 | 第13页 |
1.2.4 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1.2.5 柔力球运动的特点 | 第15-16页 |
1.3 柔力球运动相关研究动态 | 第16-26页 |
1.3.1 柔力球运动现状研究 | 第17-19页 |
1.3.2 柔力球运动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 | 第19-20页 |
1.3.3 柔力球运动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1页 |
1.3.4 柔力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 第21-23页 |
1.3.5 高校柔力球运动发展研究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第26-30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1.1 文献资料法 | 第26页 |
2.1.2 问卷调查法 | 第26-28页 |
2.1.3 数理统计法 | 第28页 |
2.1.4 访谈法 | 第28-29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0页 |
3.1 山西省高校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结果 | 第30-39页 |
3.1.1 山西省高校柔力球运动建设状况 | 第30-34页 |
3.1.2 高校学生参与柔力球运动现状 | 第34-37页 |
3.1.3 高校学生柔力球运动认知现状 | 第37-39页 |
3.2 山西省大学生柔力球运动参与的差异性分析 | 第39-42页 |
3.2.1 性别对山西省高校柔力球参与状况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2 是否正在参与柔力球课程对柔力球参与状况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 山西省高校推行柔力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3.3.1 学生柔力球运动整体参与度较低,参与质量差异明显 | 第42-43页 |
3.3.2 学生柔力球运动锻炼内容单调,竞技性不足 | 第43页 |
3.3.3 硬件建设落后,教学效果不明显 | 第43-44页 |
3.3.4 校园柔力球运动文化氛围不浓郁 | 第44页 |
3.4 山西省高校柔力球运动发展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3.4.1 学生对柔力球运动认知不足,兴趣有限 | 第44-45页 |
3.4.2 教师队伍规模较小,技术参差不齐 | 第45页 |
3.4.3 学校重视不够,课程建设进程缓慢 | 第45页 |
3.5 山西省高校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对策研究 | 第45-50页 |
3.5.1 学生方面 | 第46-47页 |
3.5.2 教师方面 | 第47-48页 |
3.5.3 学校方面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4.1 结论 | 第50页 |
4.2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附录二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