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用途分论文--人行桥论文

列车风作用下铁路跨线人行天桥舒适度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国内外铁路发展第10-12页
        1.1.2 铁路人行天桥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 列车风影响研究第13-16页
        1.2.2 行人脚步动荷载模型的研究第16-19页
        1.2.3 人行天桥的振动问题第19-20页
        1.2.4 人行天桥的舒适度研究第20-21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列车风荷载模型第23-40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列车风荷载振动规律第23-28页
        2.2.1 列车风效应第23-24页
        2.2.2 影响列车风荷载的主要因素第24-27页
        2.2.3 列车风的压力场第27页
        2.2.4 跨线天桥上列车风特性第27-28页
    2.3 风荷载第28-30页
        2.3.1 结构表面上点荷载的数学描述第28页
        2.3.2 作用在结构上的总风荷载---达文波特模型第28-30页
    2.4 列车风荷载模型第30-38页
        2.4.1 沿列车运行方向桥面节点荷载模型第31-35页
        2.4.2 垂直列车运行方向桥面节点荷载模型第35-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人行荷载激励特性和模型第40-51页
    3.1 引言第40-42页
        3.1.1 人行激励荷载特性第40-42页
    3.2 行人步行参数的统计特性第42-43页
    3.3 脚步动荷载的数学模型第43-48页
        3.3.1 单人脚步动荷载数学模型第44-47页
        3.3.2 多人脚步荷载的数学模型第47-48页
    3.4 本文使用的荷载模型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跨线人行天桥模态分析及动力响应分析第51-79页
    4.1 锡铁山站跨线人行天桥的模态分析第51-56页
        4.1.1 有限元软件 SAP2000 简介第51页
        4.1.2 锡铁山站跨线人行天桥概况第51页
        4.1.3 天桥结构形式第51-53页
        4.1.4 锡铁山站跨线人行天桥建模第53-54页
        4.1.5 有限元模型静力分析第54-56页
    4.2 有限元模态分析第56-59页
        4.2.1 桥梁结构的模态分析理论第56-57页
        4.2.2 有限元模态过程和结果第57-59页
    4.3 锡铁山站旅客跨线天桥动力响应分析第59-77页
        4.3.1 天桥在列车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第59-71页
        4.3.2 天桥在行人脚步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第71-74页
        4.3.3 列车风荷载和人行荷载共同作用下人行桥动力响应分析第74-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第79-89页
    5.0 桥梁振动的竖向舒适度第79-80页
    5.1 国内外有关人行天桥舒适度评价指标第80-82页
        5.1.1 Reiher &Meister 和德国 DIN4150(1939)的 PAL 指标第80页
        5.1.2 斯佩林 Sperling 平稳指标 Wz第80-81页
        5.1.3 Diecklmann 指标 K第81-82页
    5.2 国内外有关人行天桥舒适度规范第82-85页
        5.2.1 中国规范 CJJ69-95第82页
        5.2.2 英国规范 BS5400第82页
        5.2.3 瑞典规范 Bro2004第82-83页
        5.2.4 欧洲规范 EN1990第83页
        5.2.5 国际标准 ISO 10137第83-84页
        5.2.6 德国规范 EN03第84页
        5.2.7 日本规范 1976第84-85页
        5.2.8 其他规范第85页
    5.3 各规范的比较和总结第85-86页
    5.4 本工程实例的舒适度评价第86-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89-90页
    尚待研究的问题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拉桥风致抖振与车桥耦合振动的MTMD减振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及选型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