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行政合同的涵义与范围 | 第11-14页 |
(一) 行政合同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 行政合同的范围 | 第12-14页 |
1、从行政合同主体角度分析 | 第12页 |
2、从行政合同特征的角度分析 | 第12-13页 |
3、对行政合同类型的具体列举 | 第13-14页 |
二、目前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诉讼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一) 理论研究领域,尚未形成行政合同诉讼救济制度的完整体系 | 第14页 |
(二) 立法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匮乏 | 第14-15页 |
(三) 司法实践领域,诉讼管辖混乱 | 第15-17页 |
1、行政合同争议很少进入诉讼程序 | 第15页 |
2、进入诉讼程序,多被当做民事合同处理 | 第15-17页 |
三、完善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诉讼救济制度的有利条件 | 第17-20页 |
(一) 借助修改行政诉讼法的有利契机 | 第17页 |
(二) 借鉴行政合同争议诉讼救济的已有理论成果 | 第17-20页 |
1、行政合同拆解说 | 第18页 |
2、重构说 | 第18-19页 |
3、部分改良说 | 第19-20页 |
四、完善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诉讼救济的具体建议 | 第20-30页 |
(一) 修改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合同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第20-25页 |
1、对行政合同范围的规定 | 第20-22页 |
2、对行政合同原告和第三人的规定 | 第22-24页 |
3、对行政合同争议适用法律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建立调解制度 | 第25-26页 |
(三) 引入和解制度 | 第26-27页 |
(四) 因行政合同特殊性产生的其他问题 | 第27-30页 |
1、行政机关的行政优益权 | 第27-28页 |
2、行政合同中的前行政行为 | 第28-29页 |
3、对行政合同的审查与对其他行政行为审查的交织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谢辞 | 第34-3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