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1.2.1 技术商品 | 第11-12页 |
1.2.2 技术交易 | 第12页 |
1.2.3 技术市场 | 第12-13页 |
1.3 技术市场的功能和定位 | 第13-15页 |
1.3.1 发现技术商品价格 | 第13页 |
1.3.2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第13-14页 |
1.3.3 降低技术交易风险并提升效率 | 第14页 |
1.3.4 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 第14-15页 |
1.4 技术市场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现状及问题 | 第20-40页 |
2.1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总体情况 | 第20-22页 |
2.2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的现状 | 第22-35页 |
2.2.1 技术合同交易 | 第22-31页 |
2.2.2 技术市场管理 | 第31-32页 |
2.2.3 政策法规体系 | 第32-34页 |
2.2.4 中介服务机构 | 第34-35页 |
2.3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5-39页 |
2.3.1 技术交易结构不合理 | 第35页 |
2.3.2 市场供求质量偏低 | 第35-36页 |
2.3.3 市场功能不健全 | 第36-37页 |
2.3.4 政府管理职能欠缺 | 第37页 |
2.3.5 中介服务体系落后 | 第37-39页 |
2.3.6 法规政策有待完善 | 第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国内外技术市场发展经验借鉴 | 第40-50页 |
3.1 发达国家技术市场 | 第40-44页 |
3.1.1 运行机制 | 第40-41页 |
3.1.2 机构组织 | 第41-42页 |
3.1.3 政府管理 | 第42-44页 |
3.2 国内先进地区技术市场 | 第44-48页 |
3.2.1 北京市技术市场 | 第44-46页 |
3.2.2 上海市技术市场 | 第46-47页 |
3.2.3 浙江省技术市场 | 第47-48页 |
3.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市场发展对策 | 第50-58页 |
4.1 加速推进科研体制改革 | 第50-51页 |
4.1.1 简化科研项目程序 | 第50页 |
4.1.2 增加成果转化的评价权重 | 第50-51页 |
4.1.3 增加保障性投入并注重业务考评 | 第51页 |
4.2 强化技术市场管理 | 第51-53页 |
4.2.1 重视管理机构建设 | 第51-52页 |
4.2.2 整合管理部门职能 | 第52页 |
4.2.3 组织高校技术供给 | 第52-53页 |
4.2.4 扶持中小企业技术经营 | 第53页 |
4.3 加强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第53-55页 |
4.3.1 加大政府补贴与投入 | 第53-54页 |
4.3.2 培养和吸纳高素质人才 | 第54页 |
4.3.3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 | 第54-55页 |
4.4 完善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体系 | 第55-57页 |
4.4.1 加强法律分类规范 | 第55-56页 |
4.4.2 严格规范技术中介 | 第56页 |
4.4.3 促进技术交易增长和结构优化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