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退市法律机制的完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我国退市法律制度的新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0-16页 |
1.1 退市法律制度的新发展 | 第10-11页 |
1.2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存在的问题解析 | 第11-16页 |
1.2.1 退市程序存在不足 | 第11-12页 |
1.2.2 退市方式比较单一 | 第12-13页 |
1.2.3 与退市相关的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2 完善退市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与实践意义 | 第16-21页 |
2.1 退市法律机制的价值构成 | 第16-19页 |
2.1.1 效率价值 | 第16-17页 |
2.1.2 秩序价值 | 第17-18页 |
2.1.3 金融消费者保护价值 | 第18-19页 |
2.2 完善退市法律机制的实践意义 | 第19-21页 |
3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机制的域外比较与借鉴 | 第21-26页 |
3.1 中外退市方式的比较 | 第21-22页 |
3.2 中外退市程序的比较 | 第22-23页 |
3.3 中外退市决定权限的比较 | 第23-24页 |
3.4 中外退市公司和投资者维权机制的比较 | 第24-25页 |
3.5 成熟证券市场退市法律机制的借鉴 | 第25-26页 |
4 我国退市法律机制的完善 | 第26-33页 |
4.1 退市程序的完善 | 第26-27页 |
4.1.1 进一步细化退市程序 | 第26页 |
4.1.2 逐步取消 ST 制度 | 第26-27页 |
4.2 退市事由的完善 | 第27-29页 |
4.2.1 完善我国的主动退市制度 | 第27-28页 |
4.2.2 增加自动退市方式 | 第28-29页 |
4.3 退市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和保护 | 第29-33页 |
4.3.1 退市公司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 第29-30页 |
4.3.2 强化交易所的退市决定权 | 第30-31页 |
4.3.3 细化复核制度 | 第31-33页 |
5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