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6-17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18页 |
2.1.2 制度评价 | 第18页 |
2.1.3 指标体系 | 第18-19页 |
2.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9页 |
2.2.3 社会指标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及运行现状 | 第21-28页 |
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 第21-23页 |
3.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 | 第23-28页 |
3.2.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状况 | 第23-26页 |
3.2.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状况 | 第26-28页 |
第4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及构建 | 第28-42页 |
4.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28-31页 |
4.1.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4.1.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 第30-31页 |
4.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的功能及原则 | 第31-33页 |
4.2.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的功能 | 第31-32页 |
4.2.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2-33页 |
4.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3-36页 |
4.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 第33-34页 |
4.3.2 公平性指标分析 | 第34页 |
4.3.3 效率性指标分析 | 第34-35页 |
4.3.4 可持续性指标分析 | 第35-36页 |
4.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6-42页 |
4.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36页 |
4.4.2 层次分析法操作步骤 | 第36-37页 |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2页 |
第5章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效应评估 | 第42-48页 |
5.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效应评估数据来源 | 第42页 |
5.2 指标数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2-43页 |
5.3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第43-46页 |
5.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体结论 | 第46-48页 |
5.4.1 参保公平性不断提升的同时费用负担公平性有待提升 | 第46-47页 |
5.4.2 医疗效率不断改善的同时要提升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 第47页 |
5.4.3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稳步增强 | 第47-48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对策及建议 | 第48-50页 |
6.1 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 第48页 |
6.2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 第48-49页 |
6.3 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 第49页 |
6.4 要坚持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三改并举”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