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剪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纯剪试验第10-16页
        1.2.2 弯剪试验第16-18页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8-19页
2 新加梁端部与原混凝土柱界面剪切性能试验方案设计第19-26页
    2.1 试验目的第19页
    2.2 试验试件设计第19-22页
        2.2.1 试件设计第19-22页
    2.3 试件制作及钢筋与混凝土试块预留第22页
        2.3.1 试件制作第22页
        2.3.2 钢筋与混凝土试块预留第22页
    2.4 试验试件的测点布置和量测方法第22-24页
        2.4.1 位移测点布置第22-23页
        2.4.2 钢筋应变测点布置第23-24页
    2.5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第24-26页
        2.5.1 试验加载方案第24页
        2.5.2 加载控制荷载计算第24-25页
        2.5.3 试验加载第25-26页
3 新加梁端部与原混凝土柱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73页
    3.1 试验准备第26-28页
        3.1.1 材性试验第26-27页
        3.1.2 加载前准备第27-28页
    3.2 试验现象及分析第28-37页
        3.2.1 第一组(A-1~A-3)试件试验现象及分析第28-29页
        3.2.2 第二组(B-1~B-3)试件试验现象及分析第29-30页
        3.2.3 第三组(B-4~B-6)试件试验现象及分析第30-32页
        3.2.4 第四组(B-7~B-9)试件试验及分析第32-34页
        3.2.5 第五组(B-10~B-12)试件试验现象及分析第34-37页
        3.2.6 第六组(B-14~B-15)试件试验现象及分析第37页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39页
    3.4 新加梁端部与原混凝土柱界面试验结果分析第39-65页
        3.4.1 第一组(A-1~A-3)试件新加梁端界面试验结果分析第39-42页
        3.4.2 第二组(B-1~B-3)试件新加梁端界面抗剪试验结果分析第42-46页
        3.4.3 第三组试件(B-4~B-6)新加梁端界面抗剪试验结果分析第46-51页
        3.4.4 第四组试件(B-7~B-9)新加梁端界面抗剪试验结果分析第51-56页
        3.4.5 第五组试件(B-10~B-12)新加梁端界面抗剪试验结果分析第56-61页
        3.4.6 第六组试件(B-14~B-15)新加梁端部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61-65页
    3.5 各影响因素对新加梁与原柱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5-72页
        3.5.1 混凝土强度对新加梁与原柱界面性能影响分析第65-66页
        3.5.2 配筋率对新加梁与原柱界面性能影响分析第66-68页
        3.5.3 剪跨比对新加梁与原柱界面性能影响分析第68-70页
        3.5.4 整浇混凝土与新加梁的界面性能对比分析第70-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4 新加梁端部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模型的研究第73-85页
    4.1 新旧混凝土界面承载力已有计算模型分析第73-74页
    4.2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第74-81页
        4.2.1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的模型分析第74-75页
        4.2.2 与剪跨比λ相关函数α的研究第75-77页
        4.2.3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公式提出第77-79页
        4.2.4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度分析第79-81页
    4.3 新加梁与原混凝土柱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第81-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5.1 结论第85页
    5.2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综合性公园空间情感的符号化表达--基于成都天府芙蓉园项目
下一篇:低承台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下的群桩效应及动力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