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增强混凝土论文--纤维增强混凝土论文

盐冻循环作用下混杂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PVA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4 混凝土盐冻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试验概况第21-30页
    2.1 试验原材料第21-23页
        2.1.1 胶凝材料第21页
        2.1.2 集料第21-22页
        2.1.3 纤维第22页
        2.1.4 外加剂和盐溶液第22-23页
    2.2 试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25页
        2.2.1 搅拌机和振动台第23页
        2.2.2 快速冻融试验机第23-24页
        2.2.3 动弹性模量测定仪第24页
        2.2.4 抗压和抗折试验机第24-25页
        2.2.5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第25页
    2.3 试验设计第25-26页
        2.3.1 试件设计和配合比第25-26页
        2.3.2 试件制作和养护第26页
    2.4 试验方法第26-30页
        2.4.1 盐冻循环试验方法第26-27页
        2.4.2 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第27页
        2.4.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第27-28页
        2.4.4 氯离子含量测定试验方法第28-30页
第3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试验研究第30-47页
    3.1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3.1.1 外观形态第30-32页
        3.1.2 质量损失率第32-33页
        3.1.3 相对动弹性模量第33-34页
        3.1.4 抗压强度第34-36页
        3.1.5 抗折强度第36-38页
        3.1.6 回归分析第38-40页
    3.2 盐冻破坏机理分析第40-42页
        3.2.1 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分析第40-41页
        3.2.2 纤维混凝土抗盐冻破坏机理分析第41-42页
    3.3 盐冻循环作用下纤维混凝土强度衰减模型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盐冻环境混杂纤维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研究第47-59页
    4.1 氯离子侵蚀规律第47-50页
        4.1.1 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的方式第47-50页
        4.1.2 盐冻环境氯离子侵蚀机理分析第50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2.1 纤维种类对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4.2.2 盐冻循环次数对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第51-53页
    4.3 氯离子扩散系数第53-58页
        4.3.1 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因素第53-55页
        4.3.2 常见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关系式第55-57页
        4.3.3 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模型第59-68页
    5.1 混凝土损伤理论第59页
    5.2 混凝土经典损伤模型第59-62页
        5.2.1 分段线性损伤模型第60页
        5.2.2 Loland损伤模型第60页
        5.2.3 Mazars损伤模型第60-61页
        5.2.4 Sidorff损伤模型第61页
        5.2.5 二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第61-62页
    5.3 基于动弹性模量衰减的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演化方程第62-63页
    5.4 基于Weibull分布的混杂纤维混凝土盐冻损伤模型第63-66页
    5.5 盐冻损伤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关系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风险对冲的区域限制供水规则研究
下一篇: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地下结构反应位移法和结构破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