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水量调度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基于风险对冲理论的供水调度规则 | 第15-16页 |
1.2.3 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需水折减策略的赣江中下游水量调度 | 第20-33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3页 |
2.1.1 流域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2.1.2 水文气象概况 | 第21页 |
2.1.3 重要水利工程 | 第21-23页 |
2.2 基于需水折减策略的水量调度模型 | 第23-27页 |
2.2.1 水量调度范围及调度期 | 第23-24页 |
2.2.2 需水折减策略 | 第24-25页 |
2.2.3 模型控制参数 | 第25-27页 |
2.3 赣江中下供需关系分析 | 第27-32页 |
2.3.1 标准供水策略流域缺水状况 | 第27-29页 |
2.3.2 基于需水折减的水量调度模拟结果 | 第29-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空间对冲的两阶段区域供水模型 | 第33-40页 |
3.1 对冲规则基本理论及分类 | 第33-34页 |
3.1.1 对冲规则的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3.1.2 对冲规则形式 | 第34页 |
3.2 基于空间风险对冲的两阶段供水概念模型 | 第34-39页 |
3.2.1 最优对冲规则 | 第34-36页 |
3.2.2 基于风险对冲的区域限制供水规则形式 | 第36-38页 |
3.2.3 适用于河段对冲的可用水范围 | 第38-39页 |
3.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考虑破坏深度的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研究 | 第40-53页 |
4.1 考虑破坏深度的空间对冲供水规则 | 第40-42页 |
4.1.1 考虑破坏深度的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的表达形式 | 第40-41页 |
4.1.2 统一化的空间对冲供水规则表达形式 | 第41-42页 |
4.2 基于模拟优化模型的限制供水规则参数优化 | 第42-45页 |
4.2.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43-44页 |
4.2.2 优化求解方法 | 第44-45页 |
4.3 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的合理性分析 | 第45-52页 |
4.3.1 优化参数合理性分析 | 第45-47页 |
4.3.2 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的适用性 | 第47-48页 |
4.3.3 优化目标对规则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的枯水期应用研究 | 第53-63页 |
5.1 枯水期空间对冲供水规则提取 | 第53-55页 |
5.1.1 枯水系列空间对冲供水规则 | 第53-54页 |
5.1.2 赣江中下游河段枯水年空间对冲供水规则 | 第54-55页 |
5.2 基于对冲供水规则的系统供水能力分析 | 第55-62页 |
5.2.1 系统供水能力分析 | 第55-59页 |
5.2.2 河段供水与下泄关系 | 第59-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第70-72页 |
附1.1 图索引 | 第70-71页 |
附1.2 表索引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