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以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研究--以上海为例

附件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第一节 背景介绍第12页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国际主要发展趋势第13-17页
    第四节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的理论分析第18-23页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8-19页
    第二节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第19-21页
    第三节 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务员监督的流程再造第21-23页
第三章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概述第23-28页
    第一节 问题、概念和特征第23-24页
    第二节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的基本类型第24-25页
    第三节 对国际经验的理论性思考第25-28页
        一、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的优势所在第25-26页
        二、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是科学反腐的必然选择第26-28页
第四章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的现状与经验第28-38页
    第一节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的上海经验第28-34页
        一、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领域的政务公开第28-32页
        二、 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举报功能第32-34页
    第二节 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效第34-36页
    第三节 科技信息技术反腐带来的启示第36-38页
第五章 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第38-43页
    第一节 自身存在的局限性第38-41页
        一、 科技信息技术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第38-39页
        二、 应用管理和功能保障方面存有遗漏第39-40页
        三、 信息技术反腐的安全性存在隐患第40页
        四、 对媒体中的反腐舆情没有及时有效的反应机制第40-41页
    第二节 客观环境带来的现实问题第41-43页
        一、 部门发展存在的一定不平衡性第41页
        二、 民众主体因素导致对信息技术反腐的认知产生偏差第41-43页
第六章 科技反腐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选择第43-51页
    第一节 准确把握科技信息技术反腐定位第43-44页
    第二节 加强必要的科技反腐法律体系建设第44-46页
    第三节 改善公众监督的社会环境第46-48页
        一、 培养公民正确的监督意识第46页
        二、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第46页
        三、 以制度化规范公民监督行为第46-47页
        四、 谨慎对待非正常途径的公民监督第47-48页
    第四节 建立整体系统的规划体系第48-49页
    第五节 完善公共信息收集和处置有效利用网络反腐信息第49-50页
    第六节 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及时转化和资金支持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营利组织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恋爱大学生自我扩张问卷编制及其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