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汽车控制器软件开发模式现状第12-14页
        1.2.2 基于模型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标定系统软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第18-35页
    2.1 硬件芯片及软件开发工具简介第18-21页
        2.1.1 硬件芯片简介第18-19页
        2.1.2 软件开发工具简介第19-21页
    2.2 整车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及分级控制结构设计第21-24页
    2.3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第24-34页
        2.3.1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第24页
        2.3.2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流程设计第24-27页
        2.3.3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具体实现第27-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基于全自动代码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第35-65页
    3.1 常规基于模型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缺陷第35-36页
    3.2 基于全自动代码模型设计的整车控制器软件开发方法第36-41页
    3.3 底层功能模块设计第41-50页
        3.3.1 底层功能模块非内联S函数的编写第41-44页
        3.3.2 编写TLC文件实现非内联S函数的内联化第44-48页
        3.3.3 底层功能模块的封装第48-49页
        3.3.4 底层功能模块添加到底层功能模块库第49-50页
    3.4 底层功能模块功能验证第50-56页
        3.4.1 底层功能模块生成预期代码的验证第50-51页
        3.4.2 底层功能模块实现预期功能的验证第51-56页
    3.5 代码模型的任务管理实现第56-57页
    3.6 全自动代码模型建模第57-64页
        3.6.1 整车控制器代码模型任务需求分析第57-58页
        3.6.2 VCU代码模型建模第58-61页
        3.6.3 SCU代码模型建模第61-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基于CCP协议的整车控制器下位机标定软件开发第65-80页
    4.1 CCP协议基础知识分析第65-69页
        4.1.1 ASAP标准第65-66页
        4.1.2 CCP协议的通讯方式第66页
        4.1.3 CCP协议中的报文帧第66-68页
        4.1.4 CCP协议主要命令第68-69页
    4.2 CCP协议变量监测模式第69-72页
        4.2.1 Polling模式第69页
        4.2.2 DAQ模式第69-72页
        4.2.3 Cyclic模式第72页
    4.3 CCP协议变量的标定第72-73页
    4.4 标定系统的组成第73-75页
        4.4.1 A2L文件数据库第74-75页
        4.4.2 周立功USBCAN硬件第75页
        4.4.3 标定上位机软件第75页
    4.5 下位机标定软件设计第75-79页
        4.5.1 CAN驱动函数设计第76-77页
        4.5.2 CCP驱动任务函数设计第77页
        4.5.3 CCP驱动功能函数设计第77-79页
    4.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整车控制器软件系统主要功能验证第80-96页
    5.1 四轮驱动纯电动车整车控制算法简介第80-81页
        5.1.1 纵向控制第80页
        5.1.2 横向控制第80-81页
    5.2 硬件在环实验平台介绍第81-84页
    5.3 整车控制器全自动代码软件系统功能验证第84-88页
    5.4 硬件在环试验实验数据分析第88-92页
        5.4.1 底层硬件功能验证第88-89页
        5.4.2 任务管理功能验证第89-90页
        5.4.3 上层策略算法验证第90-92页
    5.5 基于CCP协议的标定系统功能验证第92-95页
        5.5.1 标定功能验证第92-93页
        5.5.2 监测功能验证第93-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全文总结第96-97页
    工作展望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纵置汽车变速箱啸叫噪声的控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