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完善--以《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股东优先购买权相关规定为视角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第一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概述第12-14页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概念界定第12页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与资合性第12-14页
        (一) 理论基础第12-13页
        (二) 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重要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亮点及不足第14-19页
    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亮点第14-16页
        (一) 关于股东的通知义务的规定第14页
        (二) 对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进行了明确界定第14-15页
        (三) 赋予转让股东“反悔权”第15页
        (四) 关于各方当事人救济途径的规定第15-16页
    二、关于优先购买权的相关立法缺陷第16-19页
        (一) 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权利性质的问题第16页
        (二) 关于股权对外转让协议效力的问题第16-17页
        (三) 关于对外转让股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问题第17页
        (四) 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穿透效力”第17页
        (五) 关于救济方式不完善的问题第17-19页
第三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第19-25页
    一、司法实践现状第19-20页
    二、关于优先购买权性质的不同学说第20-23页
        (一) 请求权说第20-21页
        (二) 形成权说第21-23页
        (三) 期待权说第23页
    三、结论与完善建议第23-25页
第四章 股权对外转让协议的效力第25-31页
    一、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第25-27页
    二、关于股权对外转让协议的不同学说第27-29页
        (一) 肯定说第27-29页
        (二) 否定说第29页
    三、结论与完善建议第29-31页
第五章 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穿透效力”第31-34页
    一、概念界定第31页
    二、关于优先购买权是否具有“穿透效力”的不同观点第31-32页
        (一) 否定说第31-32页
        (二) 肯定说第32页
    三、结论与完善建议第32-34页
第六章 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第34-37页
    一、司法实践现状第34-35页
    二、关于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不同学说第35-36页
        (一) 适用说第35页
        (二) 不适用说第35-36页
    三、结论与完善建议第36-37页
第七章 关于股权转让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救济途径第37-44页
    一、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第37页
    二、各主体救济途径及完善建议第37-43页
        (一) 关于其他股东的救济途径第37-39页
        (二) 关于非股东第三人救济途径第39-40页
        (三) 关于转让股东的救济途径第40-43页
    三、小结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准入监管研究
下一篇:论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的判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