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司对外担保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公司对外担保立法情况 | 第12-14页 |
二. 公司对外担保理论争议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的司法判定路径实证分析 | 第16-20页 |
一. 司法实践情况数据统计 | 第16-17页 |
(一) 样本数据来源 | 第16页 |
(二) 样本数据解读 | 第16-17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主要判定路径 | 第17-20页 |
(一) 以公司法第16条为核心的内外区别路径 | 第17-18页 |
(二) 以公司法第16条为核心的规范定性路径 | 第18-19页 |
(三) 以合同法第50条为起点的代表权限制路径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以公司法第16条为中心的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判定路径反思 | 第20-32页 |
一. 公司法第16条确认公司对外担保能力 | 第20-24页 |
二. 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对象 | 第24-27页 |
(一) 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层次的解构 | 第24-25页 |
(二) 公司法第16条指涉公司内外部行为 | 第25-27页 |
(三) 内外区别路径的缺陷 | 第27页 |
三. 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性质 | 第27-32页 |
(一) 公司法第16条定性之争 | 第27-29页 |
(二) 规范性质的区分方法 | 第29页 |
(三) 规范定性路径的缺陷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以合同法第50条为起点的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判定路径证成 | 第32-41页 |
一. 可行性分析 | 第32-37页 |
(一) 代表人与公司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二) 公司法第16条赋公司章程以对外效力并提供善意评判标准 | 第35-37页 |
二. 必要性分析 | 第37-41页 |
(一) 对外担保缺乏对价 | 第37-38页 |
(二) 平衡跨法域之利益 | 第38-41页 |
第五章 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具体判定路径的适用建议 | 第41-53页 |
一. 先行判定是否公司对外担保 | 第41页 |
二. 审查义务及审查原则 | 第41-44页 |
三. 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的类型化探析 | 第44-53页 |
(一) 章程明定担保事宜时 | 第45-50页 |
(二) 章程缺失担保规定时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