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交通运输经济和邮电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准入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网约车相关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第21-25页
        2.1.1 分享经济第21-22页
        2.1.2 共享出行第22-23页
        2.1.3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第23-25页
    2.2 网约车准入监管的制度内涵第25-26页
        2.2.1 准入管制第25页
        2.2.2 网约车准入监管制度第25-26页
    2.3 网约车准入监管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2.3.1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第26-27页
        2.3.2 规制俘获理论第27页
        2.3.3 进入规制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网约车准入监管的发展及其现状第29-38页
    3.1 我国网约车准入监管的沿革第29-32页
        3.1.1 早期政府准入监管的空白第29-30页
        3.1.2 政府准入监管的探索第30-31页
        3.1.3 网约车的合法化——网约车新政出台第31-32页
    3.2 中央顶层设计:放松管制,赋权地方第32-34页
        3.2.1 网约车的准入门槛第32-33页
        3.2.2 网约车的准入程序第33-34页
        3.2.3 网约车准入后的监督管理第34页
    3.3 地方政府探索:几种准入模式第34-38页
        3.3.1 严格监管模式:北京、上海第36页
        3.3.2 相对宽松模式:深圳、成都第36-37页
        3.3.3 宽严相济模式:杭州、济南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网约车准入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以青岛市为例第38-47页
    4.1 青岛市的网约车发展概况第38-40页
    4.2 青岛市网约车准入监管的内容第40-42页
        4.2.1 青岛市网约车准入条件第40-41页
        4.2.2 青岛市网约车准入程序第41-42页
    4.3 青岛市网约车准入监管实施中的问题第42-45页
        4.3.1 准入门槛的设置不够合理第42-43页
        4.3.2 准入方式和程序不够高效第43-44页
        4.3.3 准入后的监督查处不够到位第44-45页
    4.4 青岛市网约车准入监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5-47页
第五章 我国网约车准入监管的优化第47-53页
    5.1 准入门槛方面:合理设置门槛,防止行业垄断第47-48页
    5.2 准入程序方面:优化准入程序,提高办事效能第48-49页
    5.3 准入监督方面: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动态监督第49-51页
    5.4 准入的未来:以人为本,多样化发展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产重整中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完善--以《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股东优先购买权相关规定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