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供应链企业间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第14-17页
        1.4.1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4.2 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33页
    2.1 心理距离研究综述第17-20页
        2.1.1 心理距离的概念第17-18页
        2.1.2 心理距离的构成及测量第18-19页
        2.1.3 心理距离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2.2 共享心智模式研究综述第20-23页
        2.2.1 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第20-21页
        2.2.2 共享心智模式的分类与测量第21-22页
        2.2.3 共享心智模式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2.3 价值共创研究综述第23-27页
        2.3.1 价值共创的概念第23-24页
        2.3.2 价值共创的结构与测量第24-26页
        2.3.3 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2.4 合作创新绩效研究综述第27-33页
        2.4.1 合作创新的概念界定第27-29页
        2.4.2 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2.4.3 合作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第30-33页
第三章 模型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第33-37页
    3.1 各变量相互关系与假设提出第33-36页
        3.1.1 心理距离与合作创新绩效第33页
        3.1.2 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第33-34页
        3.1.3 共享心智模式与合作创新绩效第34-35页
        3.1.4 共享心智模式的中介作用第35页
        3.1.5 价值共创的调节作用第35-36页
    3.2 理论模型构建第36-37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7-46页
    4.1 变量测量与样本描述第37-40页
        4.1.1 变量测量第37-39页
        4.1.2 样本描述第39-40页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0-46页
        4.2.1 信度检验第40页
        4.2.2 效度检验第40-46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第46-53页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5.2 假设检验第47-50页
        5.2.1 主效应检验第47-48页
        5.2.2 中介效应检验第48-49页
        5.2.3 调节效应检验第49-50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50-53页
        5.3.1 心理距离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51页
        5.3.2 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第51页
        5.3.3 共享心智模式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51-52页
        5.3.4 共享心智模式的中介作用第52页
        5.3.5 价值共创的调节作用第52-53页
第六章 机制构建与研究展望第53-56页
    6.1 管理机制构建第53-55页
        6.1.1 建立契约治理机制,促进供应链企业间形成心理相容氛围第53-54页
        6.1.2 建立认知分享机制,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维系持续互动关系第54页
        6.1.3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促进供应链企业间提升合作运行动力第54-55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附录第66-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差序氛围、企业家能力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农业企业为例
下一篇:考虑转运因素下双渠道供应链库存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