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引言 | 第13页 |
1.1 MIRNAS的生成及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1.1.1 MiRNAs的生成 | 第13页 |
1.1.2 MiRNAs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1.2 骨骼肌功能和成肌调控 | 第14页 |
1.3 MIRNAS在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 | 第14-20页 |
1.3.1 MiRNAs对骨骼肌成肌发生的影响 | 第15-18页 |
1.3.2 MiRNAs对骨骼肌再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3 MiRNAs对骨骼肌肌肉萎缩的影响 | 第19-20页 |
1.4 MIR-106A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1 MiRNA-106a的生物学信息 | 第20-21页 |
1.4.2 MiRNA-106a的生物学功能 | 第21-22页 |
1.5 E2F3和SP1与成肌发育 | 第22-23页 |
1.5.1 E2F3与成肌发育 | 第22页 |
1.5.2 SP-1与成肌发育 | 第22-23页 |
1.6 PI3K-AKT与成肌发育 | 第23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MIR-106A-5P对C2C12细胞成肌分化的调控研究 | 第24-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2.1.1 材料 | 第24页 |
2.1.2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24页 |
2.1.3 细胞总RNA提取 | 第24页 |
2.1.4 荧光定量PCR | 第24页 |
2.1.5 蛋白免疫印迹 | 第24页 |
2.1.6 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 | 第24-25页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2.1 MiR-106a-5p组织表达谱及时序模式 | 第25-26页 |
2.2.2 MiR-106a-5p抑制C2C12成肌细胞的融合分化 | 第26-27页 |
2.2.3 MiR-106a-5p抑制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27页 |
2.2.4 MiR-106a-5p抑制AKT信号 | 第27-28页 |
2.2.5 IGF1在促进C2C12分化过程中下调miR-106a-5p的表达 | 第28-29页 |
2.2.6 IGF能够恢复miR-106a-5p对C2C12成肌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MIR-106A-5P对C2C12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 第32-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3.1.1 材料 | 第32页 |
3.1.2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32页 |
3.1.3 细胞总RNA提取 | 第32页 |
3.1.4 荧光定量PCR | 第32页 |
3.1.5 蛋白免疫印迹 | 第32页 |
3.1.6 EdU检测 | 第32-33页 |
3.1.7 细胞流式检测 | 第33页 |
3.1.8 CCK-8检测 | 第33页 |
3.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3.2.1 过表达miR-106a-5p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 | 第33-35页 |
3.2.2 MiR-106a-5p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 | 第35页 |
3.3 讨论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MIR-106A-5P对C2C12细胞肌管萎缩的调控研究 | 第37-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4.1.1 材料 | 第37页 |
4.1.2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37页 |
4.1.3 细胞总RNA提取 | 第37页 |
4.1.4 荧光定量PCR | 第37页 |
4.1.5 蛋白免疫印迹 | 第37页 |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4.2.1 MiR-106a-5p在老龄鼠肌肉中表达上调 | 第37-38页 |
4.2.2 MiR-106a-5p在Dex诱导的肌管萎缩模型中表达上调 | 第38-39页 |
4.2.3 MiR-106a-5p促进C2C12成肌细胞肌管萎缩 | 第39页 |
4.2.4 MiR-106a-5p促进肌肉萎缩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9页 |
4.2.5 MiR-106a-5p在C2C12分化后水平抑制AKT的磷酸化 | 第39-41页 |
4.3 讨论 | 第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MIR-106A-5P调控C2C12细胞成肌的靶基因预测及验证 | 第42-4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5.1.1 材料 | 第42页 |
5.1.2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42页 |
5.1.3 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第42页 |
5.1.4 细胞总RNA提取 | 第42页 |
5.1.5 荧光定量PCR | 第42页 |
5.1.6 蛋白免疫印迹 | 第42-43页 |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5.2.1 在线预测miR-106a-5p的靶基因 | 第43-44页 |
5.2.2 MiR-106a-5p在C2C12分化期特异性靶向E2F3和SP- | 第44-45页 |
5.2.3 PIK3R1是miR-106a-5p分化及分化后调控的靶基因 | 第45-46页 |
5.3 讨论 | 第46-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创新点 | 第49页 |
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附录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