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竞业禁止的基本问题 | 第9-17页 |
第一节 竞业禁止及竞业禁止协议的定义 | 第9-11页 |
一、"竞业禁止"一词的定义及存在的争议 | 第9-10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定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竞业禁止的分类 | 第11-13页 |
一、法定的竞业禁止和约定的竞业禁止 | 第11页 |
二、在职期间的竞业禁止和离职后的竞业禁止 | 第11页 |
三、对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和非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 | 第11-12页 |
四、对专业人员的竞业禁止和对非专业人员的竞业禁止 | 第12页 |
五、对管理型专业人员的竞业禁止和非管理型的专业人员的竞业禁止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竞业禁止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一、竞业禁止限制的行为具有不正当性 | 第13页 |
二、竞业禁止义务具有不作为性 | 第13页 |
三、竞业禁止的义务主体具有特定性 | 第13页 |
四、竞业禁止的权利具有限制性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竞业禁止的义务主体 | 第14-15页 |
一、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 第14页 |
二、股东、合伙人 | 第14-15页 |
三、其他劳动者 | 第15页 |
第五节 竞业禁止的影响 | 第15-17页 |
一、竞业禁止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 第15页 |
二、竟业禁止对劳动者的影响,即竟业禁止对劳动者的就业权、发展权的 影响 | 第15-16页 |
三、竞业禁止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美国和法国关于竞业禁止相关规定的借鉴 | 第17-20页 |
第一节 美国关于竞业禁止的相关规定的借鉴 | 第17-19页 |
一、美国判断竞业禁止协议合理性的标准 | 第18-19页 |
二、加利福尼亚州竞业禁止的特殊规定 | 第19页 |
第二节 法国关于竞业禁止相关规定的借鉴 | 第19-20页 |
一、法国关于竞业禁止有效性的规定 | 第19页 |
二、法国竞业禁止有效性条件的借鉴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中国竞业禁止的立法及实践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我国对竞业禁止的立法概述 | 第20-22页 |
一、全国人大对竞业禁止的立法简述 | 第20-21页 |
二、地方和部委对竞业禁止的立法简述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竞业禁止立法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一、竞业禁止立法缺乏协调性统一性 | 第22页 |
二、竞业禁止对劳动者限制的范围过宽 | 第22-23页 |
三、竞业禁止立法过于原则或过于模糊 | 第23页 |
四、用人单位有协议单方解除权 | 第23-24页 |
五、竞业禁止立法没有区分不同的义务主体 | 第24页 |
第三节 我国竞业禁止实施的概状 | 第24-27页 |
一、竞业禁止在执行阶段可能出现的一般情况 | 第24-26页 |
二、竞业禁止在执行阶段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竞业禁止立法的建议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确立竞业禁止应遵循的原则 | 第28-32页 |
一、公平、合理原则 | 第28-29页 |
二、坚持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第29-30页 |
三、诚实信用原则 | 第30-31页 |
四、"行业限制规则"原则 | 第31页 |
五、第三方干预的原则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对竞业禁止立法的具体建议 | 第32-39页 |
一、竞业禁止对劳动者的限制方式 | 第33-34页 |
二、根据"行业限制规则",对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规则进行法定化 | 第34-37页 |
三、鼓励劳动者遵守竞业禁止 | 第37页 |
四、取消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权 | 第37页 |
五、区分不同的竞业禁止义务主体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