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序言及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写作目的和研究路径 | 第11-12页 |
一、论文的写作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关于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利益平衡的影响 | 第12-13页 |
二、关于国家对劳动合同进行干预的目的 | 第13-14页 |
三、关于劳动合同立法发挥的作用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劳动合同制度与国家干预理论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 | 第16-20页 |
一、劳动合同是雇佣契约不断社会化的产物 | 第16-17页 |
二、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三、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之国家干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劳动合同制度国家干预研究 | 第20-25页 |
一、价值基础—契约正义 | 第20-22页 |
二、正当性基础—社会本位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劳动合同法》新规定对劳资利益衡量的影响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和原有劳动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一、《劳动合同法》对原有立法精神的强化 | 第25-26页 |
二、《劳动合同法》对原有规定的细化 | 第26-27页 |
三、《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作出的新规定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情况及对用人单位的规制(以上海为例) | 第29-34页 |
一、上海市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二、《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规制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劳动合同制度调整机制比较 | 第34-38页 |
第一节 美国——通过判例法调整劳动合同关系 | 第34页 |
第二节 法国——制定劳动法典调整劳动合同关系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德国——民法与劳动法共同发挥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作用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日本——劳动基准法为主调整劳动契约制度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建议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完善劳动立法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实现依法透明干预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完善三方协调机制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