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2.1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界定 | 第16-19页 |
2.1.1 农业科技示范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界定 | 第16-19页 |
2.2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概述 | 第19-21页 |
2.2.1 国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2.2.2 国内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2.3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征与类型 | 第21-23页 |
2.3.1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征研究 | 第21-22页 |
2.3.2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类型研究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案例调研及特征分析 | 第24-70页 |
3.1 案例调研方法 | 第24-32页 |
3.1.1 调查案例筛选 | 第24-30页 |
3.1.2 调查内容及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2 调查案例分析 | 第32-60页 |
3.2.1 案例一:孙桥综合开发区现代农业园 | 第32-38页 |
3.2.2 案例二:上海浦江绿谷低碳农林实践基地 | 第38-44页 |
3.2.3 案例三:上海中新泰生示范农场 | 第44-51页 |
3.2.4 案例四:上海都市菜园 | 第51-56页 |
3.2.5 案例五:上海交通大学金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 第56-60页 |
3.3 调查案例总结 | 第60-69页 |
3.3.1 资源特征 | 第60-61页 |
3.3.2 园区分类特征 | 第61-64页 |
3.3.3 功能分区及结构特征 | 第64-67页 |
3.3.4 道路系统特征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 第70-91页 |
4.1 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 第70-72页 |
4.1.1 景观学理论 | 第70-71页 |
4.1.2 游憩体验理论 | 第71页 |
4.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71页 |
4.1.4 产业耦合理论 | 第71-72页 |
4.1.5 区位理论 | 第72页 |
4.2 规划设计原则 | 第72-73页 |
4.2.1 因地制宜 | 第72页 |
4.2.2 科技先导 | 第72页 |
4.2.3 以人为本 | 第72-73页 |
4.2.4 统筹发展 | 第73页 |
4.3 规划设计分析与定位 | 第73-75页 |
4.3.1 前期条件分析 | 第73-74页 |
4.3.2 规划总体定位 | 第74-75页 |
4.3.3 产业布局规划 | 第75页 |
4.4 规划设计具体内容 | 第75-90页 |
4.4.1 功能分区及结构 | 第75-81页 |
4.4.2 道路系统规划 | 第81-82页 |
4.4.3 绿地系统规划 | 第82-84页 |
4.4.4 水体规划 | 第84页 |
4.4.5 游憩规划 | 第84-86页 |
4.4.6 景观控制规划 | 第86-89页 |
4.4.7 保障体系规划 | 第89-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山东高青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 | 第91-109页 |
5.1 前期条件分析 | 第91-95页 |
5.1.1 基地现状 | 第91-92页 |
5.1.2 背景条件 | 第92-94页 |
5.1.3 资源条件 | 第94页 |
5.1.4 项目 SWOT 分析 | 第94-95页 |
5.2 园区定位 | 第95-97页 |
5.2.1 目标定位 | 第95-96页 |
5.2.2 经营方式 | 第96页 |
5.2.3 产业定位 | 第96-97页 |
5.3 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 第97-101页 |
5.3.1 功能定位 | 第97页 |
5.3.2 功能分区及结构 | 第97-101页 |
5.4 景观系统规划 | 第101-104页 |
5.4.1 景观类型意向规划 | 第101-103页 |
5.4.2 绿化规划 | 第103-104页 |
5.5 道路及水系规划 | 第104-105页 |
5.5.1 道路规划 | 第104页 |
5.5.2 水系规划 | 第104-105页 |
5.6 游憩规划 | 第105-107页 |
5.7 保障体系规划 | 第107-10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9-112页 |
6.1 结论 | 第109-111页 |
6.2 讨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