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2.1 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2 氮肥对作物生长的调控 | 第17-23页 |
1.2.3 有机肥对作物生长的调控 | 第23-24页 |
1.3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氮肥提高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 | 第25-4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2.1.1 研究区概况 | 第26页 |
2.1.2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2.1.4 干旱指数计算 | 第26-27页 |
2.1.5 蒸散量、土壤水分平衡和降雨存储效率计算 | 第27页 |
2.1.6 根系样本采集 | 第27-28页 |
2.1.7 产量测定和WUE计算 | 第28-29页 |
2.1.8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测定 | 第29页 |
2.1.9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第29页 |
2.1.10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9-41页 |
2.2.1 气候状况 | 第29-31页 |
2.2.2 氮肥对降雨存储效率、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3 氮肥对旱地小麦ET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4 氮肥对旱地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34-38页 |
2.2.5 氮肥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第38页 |
2.2.6 氮肥对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和WUE的影响 | 第38-41页 |
2.2.7 氮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2.3 讨论 | 第41-45页 |
2.3.1 氮肥促进了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吸收 | 第41-43页 |
2.3.2 氮肥增加了旱地小麦干物质转运量而不是转运效率 | 第43-44页 |
2.3.3 氮肥通过促进营养生长阶段水分高效利用提高了旱地小麦WUE | 第44页 |
2.3.4 氮肥对周年水分平衡的影响 | 第44-45页 |
2.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氮肥对旱地小麦氮利用的调控 | 第46-6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3.1.1 研究区概况 | 第47页 |
3.1.2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47页 |
3.1.4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47-48页 |
3.1.5 采样时间和方法 | 第48页 |
3.1.6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48-59页 |
3.2.1 气候 | 第48-49页 |
3.2.2 氮肥对地上部氮素积累的调控 | 第49-51页 |
3.2.3 氮肥对地上部氮素分配的调控 | 第51-53页 |
3.2.4 氮肥对花前氮素转运量及转运效率的调控 | 第53页 |
3.2.5 氮肥对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调控 | 第53-56页 |
3.2.6 氮肥对籽粒氮素浓度和蛋白产量的调控 | 第56-57页 |
3.2.7 氮肥对氮素利用效率的调控 | 第57-59页 |
3.3 讨论 | 第59-61页 |
3.4 结论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旱地小麦氮利用的调控 | 第62-8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4.1.1 实验设计 | 第63页 |
4.1.2 荧光测定 | 第63页 |
4.1.3 生物量和氮素积累的测定 | 第63-64页 |
4.1.4 灌浆期叶片光合能量传递速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计算 | 第64-65页 |
4.1.5 统计分析 | 第65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65-79页 |
4.2.1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2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花前干物质和氮素分配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3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能量传递速率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4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叶片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4.2.5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灌浆期根系干重、根系氮素浓度和根系氮素含量的影响 | 第70-72页 |
4.2.6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干物质和氮素转运的影响 | 第72页 |
4.2.7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72-75页 |
4.2.8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75页 |
4.2.9 NUE与花前干物质和氮素分配的相互关系 | 第75-79页 |
4.2.10 NUE与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的相互关系 | 第79页 |
4.3 讨论 | 第79-82页 |
4.3.1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调控 | 第79-80页 |
4.3.2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调控 | 第80-81页 |
4.3.3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通过优化氮素分配及促进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提高了旱地小麦氮肥利用效率 | 第81-82页 |
4.4 结论 | 第82-83页 |
第五章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提高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基础 | 第83-10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8页 |
5.1.1 植物材料与实验设计 | 第84页 |
5.1.2 气候条件 | 第84页 |
5.1.3 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第84-85页 |
5.1.4 光合参数测定 | 第85页 |
5.1.5 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测定 | 第85-86页 |
5.1.6 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含量测定 | 第86-87页 |
5.1.7 旗叶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87页 |
5.1.8 最大光化学效率测定 | 第87页 |
5.1.9 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的测定 | 第87页 |
5.1.10 补偿效应的计算 | 第87-88页 |
5.1.11 籽粒灌浆速率计算 | 第88页 |
5.1.12 统计分析 | 第88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88-97页 |
5.2.1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小麦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88-90页 |
5.2.2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90页 |
5.2.3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90-91页 |
5.2.4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灌浆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91-93页 |
5.2.5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花后干物质和N积累的影响 | 第93页 |
5.2.6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干物质转运和转运效率的影响 | 第93页 |
5.2.7 干旱胁迫下干物质转运的补偿效应 | 第93-95页 |
5.2.8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干物质积累的补偿效应 | 第95-96页 |
5.2.9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96-97页 |
5.2.10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 | 第97页 |
5.3 讨论 | 第97-102页 |
5.3.1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提升了产量和WUE | 第97-100页 |
5.3.2 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基础 | 第100-102页 |
5.4 结论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103-105页 |
6.1 结论 | 第103-104页 |
6.2 本文工作创新之处 | 第104页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4页 |
缩略词表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作者简介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