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基于种粮风险管理的粮食收入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导论第12-20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研究背景第12-13页
        2、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2、国内研究动态第15-17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研究内容第17-18页
        2、研究方法第18页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8-20页
        1、可能的创新点第18-19页
        2、不足之处第19-20页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25页
    (一)相关概念第20-21页
        1、粮食收入风险第20页
        2、粮食收入保险第20-21页
    (二)理论基础第21-25页
        1、农业风险综合管理理论第21-22页
        2、公共物品理论第22-23页
        3、财产保险定价理论第23-25页
三、我国现行种粮风险管理工具的绩效评估第25-32页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第25-26页
        1、发展概况第25-26页
        2、局限性第26页
    (二)最低收购价政策第26-28页
        1、简介第26-27页
        2、现实困境第27-28页
    (三)目标价格补贴第28-30页
        1、发展概况第29页
        2、绩效评估第29-30页
    (四)目标价格保险第30-32页
        1、发展概况第30-31页
        2、绩效评估第31-32页
四、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第32-39页
    (一)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的主要品种第32-35页
        1、个体收入保障保险(RP)第32-33页
        2、区域收入保障保险(ARP)第33-34页
        3、补充保障选择保险(SCO)第34页
        4、调整的总收入保险(AGR)第34-35页
    (二)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的设计要点第35-36页
        1、保险标的第35页
        2、产量指标第35页
        3、价格指标第35-36页
        4、投保单位第36页
    (三)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的补贴机制第36-37页
        1、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的运行流程第36-37页
        2、美国农作物收入保险补贴的主要内容第37页
    (四)对中国的启示第37-39页
        1、确立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第37-38页
        2、创新农作物收入保险的相关险种第38页
        3、构建农作物收入保险的双向补贴机制第38-39页
五、粮食收入保险的理论框架第39-46页
    (一)粮食收入保险的内涵及特征第39-40页
        1、粮食收入保险的内涵第39页
        2、粮食收入保险的特征第39-40页
    (二)粮食收入保险的关键要素解析第40-41页
        1、产量指标解析第40页
        2、价格指标解析第40页
        3、产量和价格的相关性第40-41页
        4、保障水平第41页
    (三)粮食收入保险的赔偿机制第41-43页
        1、低产量和高价格情形第42页
        2、高产量和低价格情形第42-43页
        3、低产量和低价格情形第43页
    (四)粮食收入保险的保费厘定思路第43-46页
        1、基本思路第43-44页
        2、Copula方法第44-46页
六、我国引入粮食收入保险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第46-50页
    (一)我国引入粮食收入保险的意义第46-47页
        1、更好地满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第46页
        2、更好地发挥市场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第46-47页
        3、可规避国际贸易规则对农业支持政策的限制第47页
    (二)我国引入粮食收入保险的可行性分析第47-50页
        1、理论上的可行性第47-48页
        2、条件上的可行性第48-50页
七、粮食收入保险的方案设计—以河南省小麦为例第50-60页
    (一)小麦收入保险方案的设计要点第50-52页
        1、保险标的第50页
        2、投保时间和保险期限第50页
        3、保障收入的设定第50-51页
        4、实际收入的核准第51-52页
        5、保险赔付规则第52页
    (二)小麦收入保险的费率厘定第52-60页
        1、单产和价格数据的处理第53-54页
        2、确定边缘分布模型第54-55页
        3、确定联合分布模型第55-56页
        4、蒙特卡罗数据模拟第56-57页
        5、收入保险费率的厘定第57-58页
        6、结果评析第58-60页
八、我国引入粮食收入保险的政策建议第60-63页
    (一)健全我国粮食收入保险的制度设施第60-61页
        1、摆正粮食收入保险的政策定位第60页
        2、鼓励粮食收入保险的险种创新第60页
        3、完善农业信息采集数据库第60-61页
        4、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第61页
    (二)完善粮食收入保险的财政补贴机制第61-63页
        1、构建对农民和保险公司的双向补贴机制第61页
        2、实行差异化补贴结构第61-62页
        3、以中央财政补贴为重点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北京地区传统财产保险公司战略管理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