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的紧迫性和意义 | 第7-9页 |
(一)选题的紧迫性 | 第7-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一)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2-14页 |
(一)研究的难点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于道德形而上的追问 | 第14-29页 |
一、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 | 第14-16页 |
(一)无道德的生活是否可能 | 第14页 |
(二)人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 | 第14-15页 |
(三)人该怎样遵守道德 | 第15-16页 |
二、道德是什么 | 第16-17页 |
(一)道德的含义 | 第16页 |
(二)道德的特性 | 第16-17页 |
三、道德信仰是什么 | 第17-29页 |
(一)道德信仰思想的历史借鉴 | 第17-20页 |
(二)道德信仰的现代诠释 | 第20-22页 |
(三)道德信仰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 第22-24页 |
(四)中学生道德信仰实质与功能 | 第24-29页 |
第三章 中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紧迫性 | 第29-38页 |
一、中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一)历史发展的目的性要求 | 第29页 |
(二)道德信仰的相继性要求 | 第29-30页 |
(三)中学生的可塑性要求 | 第30-31页 |
二、中学生道德信仰危机 | 第31-32页 |
(一)中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 | 第31-32页 |
(二)中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实质 | 第32页 |
三、中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32-38页 |
(一)社会原因 | 第32-35页 |
(二)家庭原因 | 第35页 |
(三)学校原因 | 第35-37页 |
(四)中学生自身原因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学生道德信仰的教育途径 | 第38-50页 |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信仰教育与启蒙的伦理环境 | 第38-43页 |
(一)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信仰教育的家庭环境 | 第38-39页 |
(二)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 | 第39-41页 |
(三)创造一个公民有尊严生活的国家环境 | 第41-43页 |
二、创造一个良好道德信仰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43-46页 |
(一)创建和谐正义的校园 | 第43-44页 |
(二)健全道德信仰的培养与教育机制 | 第44-45页 |
(三)形成中学与家庭在道德信仰教育上的合力 | 第45-46页 |
三、明确道德信仰教育中学生之责 | 第46-50页 |
(一)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 第46-47页 |
(二)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