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1.2 残余应力松弛理论 | 第13-14页 |
1.3 应力松弛的类型 | 第14-15页 |
1.3.1 热松弛 | 第14-15页 |
1.3.2 循环应力松弛 | 第15页 |
1.4 残余应力松弛对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1页 |
第2章 交变载荷作用下7075铝合金喷丸残余应力松弛效应实验研究 | 第21-31页 |
2.1 实验中所用主要仪器及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1.1 X-Stress 3000应力仪 | 第21-22页 |
2.1.2 电解抛光机 | 第22-23页 |
2.2 实验描述 | 第23-27页 |
2.2.1 试件制备 | 第23页 |
2.2.2 喷丸处理 | 第23-24页 |
2.2.3 三点弯曲实验 | 第24-25页 |
2.2.4 残余应力的测量 | 第25-27页 |
2.3 残余应力松弛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2.3.1 循环次数 | 第27页 |
2.3.2 外载强度 | 第27-28页 |
2.3.3 初始喷丸强度 | 第28-29页 |
2.3.4 应力比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裂纹扩展导致喷丸残余应力重分布数值仿真研究 | 第31-41页 |
3.1 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算法 | 第31-32页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2-35页 |
3.2.1 三点弯曲试件 | 第32-33页 |
3.2.2 材料属性 | 第33页 |
3.2.3 边界条件及载荷分析步 | 第33-34页 |
3.2.4 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2.5 喷丸条件的引入 | 第35页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3.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3.4.1 载荷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喷丸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3 裂纹长度的影响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受喷7075铝合金残余应力松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41-55页 |
4.1 有限元疲劳裂纹扩展理论 | 第41-43页 |
4.1.1 材料损伤失效和裂纹萌生及扩展的仿真理论 | 第41-42页 |
4.1.2 低周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理论 | 第42-43页 |
4.2 三点弯曲疲劳试验 | 第43-45页 |
4.2.1 实验制备和喷丸处理 | 第43页 |
4.2.2 喷丸处理 | 第43-44页 |
4.2.3 三点弯曲实验 | 第44-45页 |
4.3 有限元仿真及实验对比 | 第45-50页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4.3.2 仿真结果 | 第47-49页 |
4.3.3 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49-50页 |
4.4 不同因素导致的残余应力松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0-53页 |
4.4.1 应力比 | 第50-51页 |
4.4.2 外载强度 | 第51-52页 |
4.4.3 循环次数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