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一 热激响应 | 第8页 |
二 热激蛋白 | 第8-11页 |
1 热激蛋白概述 | 第8-10页 |
2 热激蛋白70(Hsp70) | 第10页 |
3 热激蛋白90(Hsp90) | 第10-11页 |
三 辅助分子伴侣 | 第11-18页 |
1 AtFes1 | 第12-13页 |
2 Bag | 第13-15页 |
3 Hop | 第15-18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19-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第19页 |
1.2 菌种和质粒 | 第19页 |
1.3 酶与生化试剂 | 第19-20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1.5 主要分析软件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34页 |
2.1 种子的灭菌消毒 | 第21页 |
2.2 拟南芥的有性杂交 | 第21页 |
2.3 载体构建 | 第21-25页 |
2.4 拟南芥的遗传转染 | 第25页 |
2.5 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 第25-27页 |
2.6 基因枪法瞬时转化洋葱表皮 | 第27-28页 |
2.7 蛋白质免疫印迹 | 第28-30页 |
2.8 有参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实验方法及流程 | 第30-34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73页 |
1 初步研究C末端和IQmotif是否为AtBag6的必需结构域 | 第34-44页 |
1.1 AtBag6定位于细胞核 | 第34页 |
1.2 AtBag6的缺尾蛋白未定位于细胞核 | 第34-37页 |
1.3 AtBag6的C-末端是影响Atfes1a获得耐热性的重要功能域 | 第37-39页 |
1.4 IQmotif突变后AtBag6仍定位于细胞核 | 第39-41页 |
1.5 OE-Bag6-IQ株系与atbag6::atfes1a双突变体株系的获得耐热性表型一致 | 第41-44页 |
2 Hop家族蛋白的初步研究 | 第44-71页 |
2.1 Hop家族的蛋白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4-50页 |
2.2 Hop家族3个成员突变体的盐敏感性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2.3 hop双突变体的盐敏感性检测结果 | 第51-52页 |
2.4 hop1/2/3三突变体的盐敏感性检测结果 | 第52-55页 |
2.5 转录组测序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55-68页 |
2.6 hop1/2/3三突变体高温生长后表现为热敏感 | 第68-69页 |
2.7 在冷胁迫中,hop1/2/3与WT并无差异 | 第69-70页 |
2.8 在EndoplasmicReticulum(ER)stress中,hop1/2/3与WT并无差异 | 第70-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