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及相关定义 | 第12-18页 |
1.2.1 航空物流产业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2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3 产业竞争力模型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4 本文相关定义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0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31页 |
2.1 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概述 | 第21页 |
2.2 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21-26页 |
2.2.1 陕西省现有机场对比 | 第22-25页 |
2.2.2 赫希曼指数方法介绍 | 第25页 |
2.2.3 基于HHI思想的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计算 | 第25-26页 |
2.3 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31-47页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1页 |
3.2 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 | 第31-33页 |
3.3 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0页 |
3.3.1 指标体系初选 | 第33-36页 |
3.3.2 指标体系优化 | 第36-40页 |
3.4 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第40-46页 |
3.4.1 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 | 第40-41页 |
3.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1-44页 |
3.4.3 确定综合指标体系权重 | 第44页 |
3.4.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综合评价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及结论 | 第47-64页 |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第47-49页 |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9-52页 |
4.3 评价过程 | 第52-60页 |
4.3.1 数据预处理 | 第52-54页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第54-59页 |
4.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9-60页 |
4.4 评价结论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提升陕西省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第64-71页 |
5.1 宏观层面 | 第64-69页 |
5.1.1 发展环境方面 | 第64-67页 |
5.1.2 资质与硬件方面 | 第67-68页 |
5.1.3 产业发展方面 | 第68-69页 |
5.2 微观层面 | 第69-71页 |
5.2.1 成本方面 | 第69-70页 |
5.2.2 效率方面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1页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92页 |
附录A | 第77-82页 |
附录B | 第82-85页 |
附录C | 第85-88页 |
附录D | 第88-89页 |
附录E | 第89-90页 |
附录F | 第90-92页 |
个人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