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2.3 研究概况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与防范相关理论 | 第17-31页 |
2.1 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与分类 | 第17-18页 |
2.1.2 PPP模式引入高速公路项目的理论支撑 | 第18-19页 |
2.1.3 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发展趋势 | 第19页 |
2.2 风险及风险评价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2.1 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 第19-20页 |
2.2.2 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 第20-21页 |
2.3 PPP项目风险识别 | 第21-23页 |
2.3.1 PPP项目风险特点 | 第21-22页 |
2.3.2 PPP项目风险分类及识别方法 | 第22-23页 |
2.4 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 第23-28页 |
2.4.1 风险评价概述 | 第23-24页 |
2.4.2 风险评价方法比较及选择 | 第24-28页 |
2.5 PPP项目风险防范 | 第28-31页 |
2.5.1 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 第28-29页 |
2.5.2 PPP项目风险分担 | 第29-31页 |
3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31-41页 |
3.1 高速公路PPP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31-35页 |
3.1.1 基于WBS-RBS的风险识别 | 第31页 |
3.1.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识别清单 | 第31-35页 |
3.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5-37页 |
3.2.1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描述 | 第35-36页 |
3.2.2 高速公路PPP项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6-37页 |
3.3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7-41页 |
3.3.1 FAHP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37-39页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9-41页 |
4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41-48页 |
4.1 高速公路PPP项目概况 | 第41-42页 |
4.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42-48页 |
4.2.1 确定判断矩阵 | 第42-43页 |
4.2.2 基于FAHP的风险评价 | 第43-48页 |
5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的防范 | 第48-55页 |
5.1 政府方与投资方的博弈关系分析 | 第48页 |
5.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分配 | 第48-50页 |
5.3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分类防范 | 第50-55页 |
5.3.1 政治风险防范 | 第50-51页 |
5.3.2 技术风险防范 | 第51页 |
5.3.3 建设风险防范 | 第51-52页 |
5.3.4 经济风险防范 | 第52-53页 |
5.3.5 运营风险防范 | 第53-54页 |
5.3.6 不可抗力风险防范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1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识别问卷 | 第62-64页 |
附录2 高速公路PPP项目的风险重要度问卷 | 第64-67页 |
附录3 高速公路PPP项目的风险程度及风险独特性问卷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