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招平断裂带(招掖地区)脉岩与金成矿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第9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简史及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思路第11页
    1.4 论文安排第11-12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第2章 招平断裂带地质特征第13-17页
    2.1 招平断裂带地质特征第13-17页
        2.1.1 概况第13页
        2.1.2 主要地层第13-16页
            2.1.2.1 太古界胶东群第14-16页
            2.1.2.2 古元古界荆山群第16页
            2.1.2.3 新生界第四系第16页
        2.1.3 岩浆岩第16页
        2.1.4 构造格架第16-17页
第3章 招平断裂带脉岩基本特征第17-47页
    3.1 招平断裂带脉岩的类型及岩石学特征第17-19页
        3.1.1 基性脉岩第17页
        3.1.2 中性脉岩第17-18页
        3.1.3 酸性脉岩第18-19页
    3.2 招平断裂带脉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19-35页
        3.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19-26页
            3.2.1.1 辉长岩类第19页
            3.2.1.2 煌斑岩类第19-21页
            3.2.1.3 中性脉岩类第21-25页
            3.2.1.4 酸性脉岩类第25-26页
        3.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26-30页
            3.2.2.1 辉长岩类第26-27页
            3.2.2.2 煌斑岩类第27-29页
            3.2.2.3 中酸性脉岩类第29-30页
        3.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0-35页
            3.2.3.1 辉长岩类第30-32页
            3.2.3.2 煌斑岩类第32页
            3.2.2.3 中酸性脉岩类第32-35页
    3.3 招平断裂带主要花岗岩体特征第35-39页
        3.3.1 花岗岩体年代学特征第35-36页
        3.3.2 花岗岩体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第36-39页
    3.4 招平断裂带脉岩及花岗岩体的来源与成因讨论第39-47页
        3.4.1 脉岩及花岗岩体的来源第39-41页
        3.4.2 脉岩及花岗岩体的形成机制第41-44页
        3.4.3 脉岩及花岗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第44-46页
        3.4.4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成矿第47-54页
    4.1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第47-48页
    4.2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第48-49页
    4.3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矿的成因关系第49-54页
        4.3.1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第49-50页
        4.3.2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矿成矿流体的关系第50-51页
        4.3.3 招平断裂带脉岩与金矿成矿机制及构造环境的关系第51-54页
第5章 结论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附录第64-67页
    附图第64-67页
        图版说明第64-65页
        图版第65-67页
    个人简介第67页
        1. 基本情况第67页
        2. 参与项目第67页
        3. 完成报告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中凹陷古近系同沉积断裂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下一篇:韩国产软玉宝石学矿物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