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射频功率放大器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非线性电路理论 | 第10-18页 |
2.1 电路系统的分类 | 第10-11页 |
2.1.1 线性系统 | 第10-11页 |
2.1.2 非线性系统 | 第11页 |
2.2 非线性系统的度量 | 第11-17页 |
2.2.1 1dB压缩点 | 第12-13页 |
2.2.2 三阶互调截止点 | 第13-16页 |
2.2.3 AM-AM, AM-PM | 第16-17页 |
2.3 记忆效应 | 第17页 |
2.4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Volterra级数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3.1 非线性系统的时域Volterra表示 | 第18-21页 |
3.1.1 时域Volterra级数 | 第18-19页 |
3.1.2 时域Volterra核的对称性 | 第19-20页 |
3.1.3 Volterra级数对非线性系统的逼近 | 第20-21页 |
3.2 非线性系统的频域Volterra表示 | 第21-23页 |
3.2.1 Laplace变换的推广 | 第21-22页 |
3.2.2 齐次非线性系统的Laplace变换 | 第22-23页 |
3.3 非线性传递函数法 | 第23-31页 |
3.3.1 非线性传递函数法概述 | 第23-24页 |
3.3.2 谐波输入法 | 第24-31页 |
第四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分析 | 第31-47页 |
4.1 BJT晶体管的物理模型 | 第31-39页 |
4.1.1 EM1 模型 | 第31-34页 |
4.1.2 EM2 模型 | 第34-37页 |
4.1.3 EM3 模型 | 第37-38页 |
4.1.4 GP模型 | 第38-39页 |
4.2 BJT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成因 | 第39-40页 |
4.2.1 BJT晶体管的输入非线性 | 第39-40页 |
4.2.2 其他非线性成因 | 第40页 |
4.3 BJT功率放大器IIP3 与偏置的关系 | 第40-47页 |
4.3.1 BJT功率放大器IIP3 的估算 | 第40-44页 |
4.3.2 BJT功率放大器IIP3 与偏置的关系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构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 第47-70页 |
5.1 模型和参数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47-48页 |
5.2 软件选择 | 第48-54页 |
5.2.1 HSPICE简介 | 第49-52页 |
5.2.2 ADS简介 | 第52-54页 |
5.2.3 HSPICE与ADS的比较 | 第54页 |
5.3 参数提取 | 第54-64页 |
5.3.1 外部参数的提取 | 第55-59页 |
5.3.2 本征参数的提取 | 第59-64页 |
5.3.3 将提取的参数写入数据表 | 第64页 |
5.4 SDD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64-70页 |
5.4.1 SDD模型的搭建 | 第65-67页 |
5.4.2 SDD模型的验证 | 第67-70页 |
第六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仿真验证 | 第70-73页 |
6.1 工作点对IIP3 影响的仿真 | 第70-71页 |
6.2 仿真结果讨论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3-74页 |
7.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74页 |
7.3 展望 | 第74-75页 |
7.4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 | 第8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