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镍团簇的结构及性质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团簇的定义第13-14页
    §1.2 团簇发展的现状第14-16页
    §1.3 过渡金属镍团簇的研究发展第16-19页
    §1.4 论文课题的选择,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0-52页
    §2.1 Schr(o|¨)dinger 方程第20-22页
    §2.2 分子轨道理论第22-26页
        §2.2.1 闭壳层分子的Hartree-Fock-Roothann 方程第22-24页
        §2.2.2 开壳层分子的Hartree-Fock-Roothann 方程第24-26页
    §2.3 电子相关问题第26-35页
        §2.3.1 物理图像第26-28页
        §2.3.2 电子相关能第28页
        §2.3.3 微扰方法(M(?)ller-Plesset Perturbation Method)第28-31页
        §2.3.4 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Method)第31-33页
        §2.3.5 耦合簇方法(Coupled Cluster Method)第33-35页
    §2.4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第35-37页
    §2.5 平面波展开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第37-38页
    §2.6 基于紧束缚(Tight-Binding)势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第38-41页
    §2.7 势能面(Potential Energy Surface)第41-42页
    §2.8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Theory)第42-44页
    §2.9 基组的选择第44-45页
    §2.10 振动频率第45-47页
    §2.11 计算结果分析第47-50页
        §2.11.1 总能量第47页
        §2.11.2 稳定几何第47-50页
    §2.12 VASP 程序包第50-52页
第三章 镍团簇 Ni_n (n = 20 –30)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第52-64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计算方法第53-54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4-63页
        §3.3.1 几何结构第54-59页
        §3.3.2 相对稳定性第59-60页
        §3.3.3 磁性第60-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镍团簇Ni_n(n = 31 - 35)的理论研究第64-72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计算方法第65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65-71页
        §4.3.1 几何结构第65-68页
        §4.3.2 稳定性第68-69页
        §4.3.3 磁性第69-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镍团簇 Ni_n (n ≤30) 的磁性和电子性质的研究第72-88页
    §5.1 引言第72-73页
    §5.2 计算方法第73-74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74-88页
        §5.3.1 几何结构第74-79页
        §5.3.2 相对稳定性第79-82页
        §5.3.3 磁性第82-84页
        §5.3.4 电离势和电子亲和势第84-88页
第六章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114页
    第一章第90-96页
    第二章第96-102页
    第三章第102-106页
    第四章第106-110页
    第五章第110-114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多方面空间关系的动态空间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GaN/InN核壳纳米线和Cu互连线在外场下的表/界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