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2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2页
2 金融后台服务体系发展概述第12-24页
    2.1 金融后台服务体系概念界定第12-15页
        2.1.1 金融后台业务第12-13页
        2.1.2 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第13-14页
        2.1.3 金融后台业务外包第14-15页
        2.1.4 上述三者的关系第15页
    2.2 理论基础第15-21页
        2.2.1 劳动分工理论第15-16页
        2.2.2 比较优势理论第16-18页
        2.2.3 价值链理论第18-19页
        2.2.4 企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第19-20页
        2.2.5 产业集聚理论第20-21页
    2.3 金融后台服务发展的新趋势第21-24页
        2.3.1 服务外包层级不断深化第21-23页
        2.3.2 外包"离岸化"和新兴市场的崛起第23页
        2.3.3 金融后台业务向园区集聚第23-24页
3 国际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的实践——以印度为例第24-30页
    3.1 印度金融后台服务的发展现状第24页
    3.2 印度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第24-25页
    3.3 印度金融外包公司业务模式分析第25-26页
    3.4 印度金融后台服务的主要经验第26-29页
        3.4.1 政策支持第26-27页
        3.4.2 专利和产权保护环境第27页
        3.4.3 人力资源优势第27-28页
        3.4.4 信息技术及软件服务第28-29页
    3.5 启示第29-30页
        3.5.1 印度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的不足第29页
        3.5.2 中国金融外包服务业的发展势在必行第29-30页
4 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的实践第30-35页
    4.1 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第30-32页
    4.2 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第32-35页
        4.2.1 海淀稻香湖金融服务区第32页
        4.2.2 西城德胜科技园金融服务区第32-33页
        4.2.3 朝阳金盏金融服务区第33-34页
        4.2.4 通州新城金融服务区第34-35页
5 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第35-46页
    5.1 优势(Strengths)分析第35-41页
        5.1.1 基础设施服务优势第35-38页
            5.1.1.1 交通运输能力第36-37页
            5.1.1.2 通讯服务能力第37-38页
        5.1.2 信息技术优势第38-39页
        5.1.3 人才培育优势第39-40页
        5.1.4 政府支持优势第40-41页
    5.2 劣势(Weaknesses)分析第41-43页
        5.2.1 运营成本劣势第41-42页
        5.2.2 法制规范劣势第42-43页
    5.3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第43-44页
        5.3.1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第43-44页
        5.3.2 北京市金融产业集聚第44页
    5.4 威胁(Threats)分析第44-46页
        5.4.1 国际方面第44-45页
            5.4.1.1 马来西亚第45页
            5.4.1.2 菲律宾第45页
            5.4.1.3 越南第45页
        5.4.2 国内方面第45-46页
6 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发展建议第46-55页
    6.1 平台搭建第47-50页
        6.1.1 基础设施项目第47-48页
            6.1.1.1 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第47-48页
            6.1.1.2 完善信息通讯、供电设施第48页
            6.1.1.3 供热、供水、排水、环卫设施的建设第48页
        6.1.2 公共服务平台第48-50页
            6.1.2.1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第48-49页
            6.1.2.2 高新技术服务平台第49-50页
            6.1.2.3 运营管理平台第50页
    6.2 后台支撑体系第50-52页
        6.2.1 配套政策第50-51页
            6.2.1.1 企业入驻优惠政策第50-51页
            6.2.1.2 外包企业鼓励政策第51页
            6.2.1.3 人才汇集与激励政策第51页
        6.2.2 保障措施第51-52页
            6.2.2.1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第51-52页
            6.2.2.2 建立金融后台服务区协调管理机制第52页
            6.2.2.3 完善招商融资体系第52页
    6.3 后台配套体系第52-55页
        6.3.1 硬件环境提升第52-53页
        6.3.2 软性环境提升第53-55页
            6.3.2.1 实施"大企业"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53页
            6.3.2.2 生活小区、展交中心、培训学校的建设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9-60页
详细摘要第60-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物流行业税收征管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