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实证方法的语义分析模型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21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21-2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2.2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1.3.1 经济管理中的语言 | 第23-28页 |
1.3.2 语言中的经济管理 | 第28-29页 |
1.3.3 作为研究方法的语言 | 第29-30页 |
1.3.4 文献总结 | 第30页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30-3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30-34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34-35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35-37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37-54页 |
2.1 复杂科学管理 | 第37-39页 |
2.1.1 思维方法 | 第37-38页 |
2.1.2 分析工具 | 第38-39页 |
2.2 数理逻辑 | 第39-44页 |
2.2.1 命题演算 | 第39-42页 |
2.2.2 谓词演算 | 第42-44页 |
2.3 实证方法 | 第44-53页 |
2.3.1 实证原则 | 第44-48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48-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3. 管理学实证方法考察 | 第54-81页 |
3.1 科学实证方法论 | 第54-60页 |
3.1.1 起源 | 第55-57页 |
3.1.2 发展 | 第57-58页 |
3.1.3 小结 | 第58-60页 |
3.2 社会科学实证方法 | 第60-64页 |
3.2.1 起源 | 第60页 |
3.2.2 发展 | 第60-63页 |
3.2.3 小结 | 第63-64页 |
3.3 管理学实证方法 | 第64-79页 |
3.3.1 起源 | 第64-71页 |
3.3.2 发展 | 第71-73页 |
3.3.3 小结 | 第73-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4. 管理学实证方法语义模型的规划 | 第81-95页 |
4.1 基本思想 | 第81-84页 |
4.1.1 必要性 | 第81-83页 |
4.1.2 可行性 | 第83-84页 |
4.2 总体分析 | 第84-90页 |
4.2.1 对象 | 第84-85页 |
4.2.2 目标 | 第85页 |
4.2.3 范围 | 第85-87页 |
4.2.4 技术 | 第87-90页 |
4.3 总体设计 | 第90-94页 |
4.3.1 实证方法体系 | 第90-91页 |
4.3.2 语义分析体系 | 第91-92页 |
4.3.3 语义分析结构模型 | 第92页 |
4.3.4 日常语言分析体系 | 第92-93页 |
4.3.5 整体的语义模型 | 第93-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5. 管理学实证方法语义模型的详细设计 | 第95-142页 |
5.1 管理学命题的形式化 | 第95-101页 |
5.2 管理学实证测量 | 第101-116页 |
5.2.1 原子命题:由实证测量方法得到 | 第101-112页 |
5.2.2 分子命题:由原子命题转化 | 第112-116页 |
5.3 管理学数据分析 | 第116-132页 |
5.3.1 事实命题:由分子命题转化 | 第117-118页 |
5.3.2 预测命题:由事实命题转化 | 第118-121页 |
5.3.3 解释命题:由事实命题和预测命题构成 | 第121-129页 |
5.3.4 综合命题:由三类命题构成 | 第129-131页 |
5.3.5 分析命题:由演绎推理得到 | 第131-132页 |
5.4 管理学理论建构 | 第132-141页 |
5.4.1 实证命题:由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构成 | 第132-134页 |
5.4.2 规范命题:由规范分析得到 | 第134-136页 |
5.4.3 命题语言:由实证命题和规范命题构成 | 第136页 |
5.4.4 日常语言:由语用分析得到 | 第136-141页 |
5.4.5 管理学语言:由命题语言和日常语言构成 | 第14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6. 管理学实证方法语义模型的应用 | 第142-157页 |
6.1 框架效应的语言分析 | 第142-145页 |
6.2 博弈论的语言分析 | 第145-153页 |
6.3 管理学预测中的判决型命题 | 第153-155页 |
6.4 企业文化理论的语言分析 | 第155-15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57-159页 |
7.1 全文回顾 | 第157-1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4-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附件 | 第16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