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各种拆分方法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手性亚磺酰胺和顺式哌虫啶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胺的半量拆分与全量拆分的比较研究第13-29页
    1.1 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晶拆分法的简介第13-14页
    1.2 半量拆分技术文献报道第14-16页
    1.3 胺的半量拆分与全量拆分比较研究第16-22页
        1.3.1 对手性酸进行筛选第17-18页
        1.3.2 对溶剂进行筛选第18-19页
        1.3.3 对拆分时间进行考察第19-20页
        1.3.4 游离胺与盐之间的交换反应研究第20-21页
        1.3.5 不同盐的溶解度对比研究第21-22页
    1.4 使用半量拆分技术拆分其它胺第22-28页
        1.4.1 四氢异喹啉Norcryptostyline ⅠⅠ-9a的拆分研究第23-24页
        1.4.2 四氢异喹啉Norcryptostyline Ⅱ Ⅰ-9b的拆分研究第24-25页
        1.4.3 四氢异喹啉Salsolidine Ⅰ-9c的拆分研究第25页
        1.4.4 四氢异喹啉Norlaudanosine Ⅰ-9d的拆分研究第25-27页
        1.4.5 四氢异喹啉1-phenyl-THIQ Ⅰ-9e的拆分研究第27-28页
    1.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2章 1-取代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的合成第29-71页
    2.1 1-取代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的简介第29-36页
        2.1.1 1-取代异喹啉生物碱的分类第29-33页
        2.1.2 1-取代四氢异喹啉的生物活性第33-36页
    2.2 循环拆分简介第36-44页
        2.2.1 碱催化消旋第37-39页
        2.2.2 酸催化消旋第39-40页
        2.2.3 Schiff碱消旋第40-41页
        2.2.4 氧化-还原消旋第41-42页
        2.2.5 酶催化消旋第42-44页
        2.2.6 热消旋第44页
    2.3 1-取代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的文献合成方法第44-50页
        2.3.1 二氢异喹啉的不对称还原法第44-46页
        2.3.2 不对称Pictet-Spengler反应法第46页
        2.3.3 Pomeranz-Fritsch环化反应法第46-47页
        2.3.4 消旋体的拆分法第47-48页
        2.3.5 其他方法第48-50页
    2.4 手性1-取代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的合成第50-62页
        2.4.1 四个1-取代异喹啉消旋体的制备第50-54页
        2.4.2 四个1-取代四氢异喹啉的半量拆分第54-58页
        2.4.3 母液中异构体的消旋第58-62页
    2.5 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制备第62-69页
        2.5.1 索非那新的简介第62-64页
        2.5.2 索非那新的文献合成方法第64-66页
        2.5.3 利用半量拆分剂和循环拆分技术合成索非那新中间体第66-69页
    2.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3章 手性芳香亚磺酰胺的合成第71-99页
    3.1 手性亚磺酰胺的应用简介第71-77页
        3.1.1 手性亚磺酰胺作为手性助剂的应用第71-75页
        3.1.2 手性亚磺酰胺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配体的应用第75-77页
    3.2 手性亚磺酰胺的文献合成方法第77-80页
    3.3 利用自发结晶技术合成手性芳香亚磺酰胺第80-95页
        3.3.1 手性胺的选择第80-81页
        3.3.2 通过自发结晶法制备N-苄基N-1-苯乙胺芳香亚磺酰胺第81-83页
        3.3.3 对于(R,S_S)-N-苄基-N-1-苯乙基芳香亚磺酰胺(R,S_S)-Ⅲ-3绝对构型的确定第83-92页
        3.3.4 手性芳香亚磺酸酯和芳香亚磺酰胺的合成第92-95页
    3.4 硫醚的合成第95-98页
    3.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4章 顺式哌虫啶的合成第99-110页
    4.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简介第99-101页
    4.2 哌虫啶的文献合成方法第101-102页
    4.3 利用自发结晶和差向异构化技术合成5.7-二取代顺式哌虫啶第102-106页
    4.4 哌虫啶胺基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和杀虫活性第106-109页
        4.4.1 哌虫啶衍生物的合成第106-107页
        4.4.2 哌虫啶衍生物的杀虫活性第107-109页
    4.5 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110-113页
第6章 实验部分第113-154页
    6.1 半量拆分与全量拆分的比较研究第113-116页
        6.1.1 手性酸的制备第113-115页
        6.1.2 半量拆分1-苯乙胺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5页
        6.1.3 全量拆分1-苯乙胺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5-116页
        6.1.4 游离的苯乙胺与盐交换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6页
        6.1.5 测定盐溶解度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6页
    6.2 1-取代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的合成第116-128页
        6.2.1 制备酰胺化合物Ⅱ-5a-d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6-118页
        6.2.2 制备1-取代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化合物Ⅱ-6a-d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8-119页
        6.2.3 制备消旋1-取代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RS)-(±)-Ⅱ-4a-4d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19-121页
        6.2.4 通过一锅法制备消旋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RS)-(±)-Ⅱ-4d第121页
        6.2.5 制备3,4-二氢罂粟啶Ⅱ-7第121-122页
        6.2.6 1-取代的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RS)-(±)-Ⅱ-4a-4d的拆分第122-124页
        6.2.7 (R)-(+)-Ⅱ-4a、(R)-(+)-Ⅱ-4b、(S)-(-)-Ⅱ-4c和(R)-(+)-Ⅱ-4d的消旋第124-125页
        6.2.8 (R)-(+)-Ⅱ-4a、(R)-(+)-Ⅱ-4b芳构化第125-126页
        6.2.9 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合成第126-128页
    6.3 手性芳香亚磺酰胺的合成第128-140页
        6.3.1 (R)-N-苄基-1-苯乙胺的制备第128-129页
        6.3.2 制备(R,S_S)-N-苄基-N-(1-苯乙基)-芳香亚磺酰胺(R,S_S)-Ⅲ-3的典型操作步骤第129-132页
        6.3.3 化合物(R,S_S)-Ⅲ-3绝对构型的确定第132-134页
        6.3.4 制备芳香亚磺酸甲酯的典型操作步骤第134-135页
        6.3.5 制备芳香亚磺酰胺的典型操作步骤第135-137页
        6.3.6 用水合肼还原芳香亚磺酸酯的典型操作步骤第137页
        6.3.7 用水合肼还原芳香亚磺酰胺的典型操作步骤第137-140页
    6.4 哌虫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140-154页
        6.4.1 化合物Ⅳ-5的制备第140页
        6.4.2 制备高活性顺式哌虫啶异构体(R,S)-Ⅳ-6和(S,R)-Ⅳ-6第140-142页
        6.4.3 制备化合物Ⅳ-15的通用实验步骤第142-152页
        6.4.4 生物活性的测定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附录一 缩略词第168-170页
附录二 化合物一览表第170-175页
附录三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第175-178页
附录四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78-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铋系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下一篇:活动轮廓模型中向量场基本理论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