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O加氢合成高碳醇Co/AC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CO加氢制备高碳醇的概况第16-21页
        1.2.1 CO加氢制备高碳醇简介第16页
        1.2.2 CO加氢制备高碳醇的反应机理第16-17页
        1.2.3 CO加氢制备高碳醇的产物分布第17-18页
        1.2.4 CO加氢制备高碳醇的热力学分析第18-21页
    1.3 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1-28页
        1.3.1 助剂的影响第21-27页
        1.3.2 载体的影响第27-28页
    1.4 活性炭载体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8-31页
        1.4.1 活性炭载体物理化学特性第28-29页
        1.4.2 活性炭载体表面改性的影响第29-31页
    1.5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第31页
    1.6 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43页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33-34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4-35页
        2.2.1 活性炭载体的处理第34-35页
        2.2.2 活性组分负载和催化剂焙烧第35页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5-39页
        2.3.1 评价装置第35-36页
        2.3.2 反应条件第36页
        2.3.3 产物分析第36-39页
    2.4 催化剂表征第39-43页
        2.4.1 X射线衍射(XRD)第40页
        2.4.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0页
        2.4.3 程序升温脱附(He-TPD-MS)第40页
        2.4.4 CO化学吸附第40-41页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1页
        2.4.6 N_2-物理吸附第41页
        2.4.7 酸碱滴定(Boehm滴定)第41-43页
第三章 碱土金属助催化剂对Co/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性能的影响第43-67页
    3.1 助催化剂Mg的添加效果第43-50页
        3.1.1 Mg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1.2 Mg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44-46页
        3.1.3 Mg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1.4 Mg对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8页
        3.1.5 Mg对催化剂的形貌的影响第48-50页
        3.1.6 小结第50页
    3.2 助催化剂Ca的添加效果第50-55页
        3.2.1 Ca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3.2.2 Ca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51-52页
        3.2.3 Ca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2.4 Ca对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53页
        3.2.5 Ca对催化剂的形貌的影响第53-55页
        3.2.6 小结第55页
    3.3 助催化剂Sr的添加效果第55-60页
        3.3.1 Sr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3.3.2 Sr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56-58页
        3.3.3 Sr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3.3.4 Sr对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59页
        3.3.5 Sr对催化剂的形貌的影响第59-60页
        3.3.6 小结第60页
    3.4 助催化剂Ba的添加效果第60-64页
        3.4.1 Ba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3.4.2 Ba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61-62页
        3.4.3 Ba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62页
        3.4.4 Ba对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62-63页
        3.4.5 Ba对催化剂的形貌的影响第63-64页
        3.4.6 小结第64页
    3.5 Co_2C晶相生成与掺杂元素性质的关联第64-65页
    3.6 本章结论第65-67页
第四章 助催化剂对Co-Zr-La/A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7-77页
    4.1 Al、Cu、Ru、Pd助催化剂对Co-Zr-La/AC催化剂的影响第67-70页
        4.1.1 Al、Cu、Ru、Pd对Co-Zr-La/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4.1.2 Al、Cu、Ru、Pd对Co-Zr-La/AC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68-69页
        4.1.3 Al、Cu、Ru、Pd对Co-Zr-La/AC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4.2 Al对Co-Zr-La/AC催化剂的影响第70-73页
        4.2.1 Al对Co-Zr-La/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4.2.2 Al对Co-Zr-La/AC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71页
        4.2.3 Al对Co-Zr-La/AC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71-72页
        4.2.4 Al对Co-Zr-La/AC催化剂的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72-73页
    4.3 Pd对Co-Zr-La/AC催化剂的影响第73-76页
        4.3.1 Pd对Co-Zr-La/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4.3.2 Pd对Co-Zr-La/AC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的影响第74-75页
        4.3.3 Pd对Co-Zr-La/AC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4.4 本章结论第76-77页
第五章 载体预处理对Co-Zr-La/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性能的影响第77-94页
    5.1 载体酸处理对Co-Zr-La/A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77-85页
        5.1.1 酸处理对Co-r-La/AC催化剂CO加氢制备高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5.1.2 酸处理对载体表面含氧酸基团的影响第78-79页
        5.1.3 载体He-TPD-MS表征第79页
        5.1.4 酸处理对载体物理结构的影响第79-80页
        5.1.5 酸处理载体对Co-Zr-La/AC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80-81页
        5.1.6 酸处理载体对Co-Zr-La/AC催化剂还原性质的影响第81-82页
        5.1.7 酸处理对Co-Zr-La/AC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82-84页
        5.1.8 小结第84-85页
    5.2 载体热处理对Co-Zr-La/AC催化剂制备高碳醇性能的影响第85-93页
        5.2.1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Co-Zr-La/AC催化剂CO加氢制备高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85-86页
        5.2.2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载体表面基团的影响第86页
        5.2.3 载体He-TPD-MS表征第86-88页
        5.2.4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载体织构性质的影响第88页
        5.2.5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Co-Zr-La/AC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88-89页
        5.2.6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Co-Zr-La/AC催化剂还原性质的影响第89-90页
        5.2.7 载体热处理温度对Co-Zr-La/AC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90-91页
        5.2.8 载体热处理温度、表面含氧基团种类和催化剂活性的关联第91-92页
        5.2.9 小结第92-93页
    5.3 本章结论第93-94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94-96页
    6.1 工作总结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7页
附录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磁性微粒载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研究
下一篇:内含子剪接机制从酵母到拟南芥进化过程的研究(Ⅱ)--以拟南芥核糖蛋白RPL36B基因在酵母细胞内剪接的情况为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