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0页 |
1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 第15-20页 |
1.1 有机磷农药简介 | 第15-16页 |
1.2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手段 | 第16-20页 |
1.2.1 酶抑制技术 | 第17页 |
1.2.2 免疫技术 | 第17-18页 |
1.2.3 化学显色检测技术 | 第18页 |
1.2.4 传感器技术 | 第18-20页 |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第20-26页 |
2.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2.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主要类型 | 第21-23页 |
2.2.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第21-22页 |
2.2.2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 第22-23页 |
2.2.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第23页 |
2.3 抗原抗体的制备与选择 | 第23-25页 |
2.3.1 抗原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抗体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化学发光标记物的选择 | 第25页 |
2.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3 磁性微粒技术 | 第26-29页 |
3.1 磁性微粒简介 | 第26页 |
3.2 磁性微粒的分类 | 第26-27页 |
3.3 磁性微粒的应用 | 第27-29页 |
3.3.1 磁性微粒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3.3.2 磁性微粒在核酸纯化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合成及鉴定 | 第30-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7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1.3.1 二乙基磷乙酸与发光剂合成 | 第32-35页 |
1.3.2 层析液的选择 | 第35页 |
1.3.3 产物纯化 | 第35-36页 |
1.3.4 产物的鉴定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2.1 酰胺合成结果 | 第37-42页 |
2.1.1 直接合成法中层析液的选择及合成结果 | 第37页 |
2.1.2 混合酸酐法中层析液的选择及合成结果 | 第37页 |
2.1.3 鳞鎓盐类缩合剂法 | 第37-38页 |
2.1.4 DMAP与EDCI缩合剂法 | 第38-40页 |
2.1.5 HOBt与EDCI缩合剂法 | 第40-42页 |
3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的评价 | 第43-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1.3.1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发光测定 | 第44页 |
1.3.2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发光特性 | 第44页 |
1.3.3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发光荧光扫描光谱 | 第44页 |
1.3.4 pH对标记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1.3.5 化学发光动力学研究 | 第45页 |
1.3.6 竞争性免疫反应 | 第45页 |
1.3.7 标记物的发光稳定性 | 第4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2.1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发光线性关系 | 第45-46页 |
2.2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发光特性 | 第46-47页 |
2.3 荧光光谱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2.4 标记物发光动力学分析 | 第48-49页 |
2.5 竞争性免疫反应分析 | 第49-50页 |
2.6 二乙基磷乙酸化学发光标记物的稳定性 | 第50-51页 |
3 结论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抗二乙氧基抗体磁微粒的固定化及评价 | 第52-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53-56页 |
1.3.1 抗二乙氧基抗体的制备 | 第53页 |
1.3.2 抗体与四种磁微粒的偶联 | 第53-56页 |
1.3.3 抗体磁微粒偶联物稳定性测定 | 第5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2.1 抗体与四种磁微粒固定化分析 | 第56-57页 |
2.2 抗体磁微粒偶联物稳定性分析 | 第57-58页 |
3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农药多残留非均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 第59-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4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5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9-60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60-64页 |
1.3.1 方法的建立 | 第60-61页 |
1.3.2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选择 | 第61-62页 |
1.3.3 竞争性免疫反应初始浓度的选择 | 第62页 |
1.3.4 竞争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62-63页 |
1.3.5 CLIA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3页 |
1.3.6 CLIA的检出限和特异性 | 第63页 |
1.3.7 样品基质对CLIA的影响 | 第63-64页 |
1.3.8 空白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第6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2.1 H_2O_2溶液浓度的选择 | 第64-65页 |
2.2 竞争性免疫反应初始浓度的选择 | 第65-67页 |
2.2.1 金磁微粒-抗体溶液初始浓度的选择 | 第65-66页 |
2.2.2 发光标记物溶液初始浓度的选择 | 第66-67页 |
2.3 竞争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67-68页 |
2.4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第68-70页 |
2.5 CLIA的特异性 | 第70-71页 |
2.6 样品基质对CLIA的影响 | 第71-72页 |
2.7 空白加标回收率 | 第72页 |
3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