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 第15-17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 第19-37页 |
2.1 城市边缘区 | 第19-25页 |
2.1.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2 城市边缘区的特征 | 第21-23页 |
2.1.3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界定方法 | 第23-25页 |
2.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 第25-32页 |
2.2.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25-27页 |
2.2.2 绿色基础设施与相似概念的辨析 | 第27-28页 |
2.2.3 绿色基础设施的特点 | 第28-30页 |
2.2.4 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 | 第30-32页 |
2.3 与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的理论 | 第32-36页 |
2.3.1 景观生态学 | 第32-33页 |
2.3.2 城市生态学理论 | 第33-34页 |
2.3.3 人类聚居环境学 | 第34-35页 |
2.3.4 游憩学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所面临的问题及常见格局研究 | 第37-54页 |
3.1 现状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 | 第37-40页 |
3.1.1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缺乏相应的规划 | 第37页 |
3.1.2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格局混乱,功能发挥不充分 | 第37-38页 |
3.1.3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趋同化,乡土特色消失 | 第38-39页 |
3.1.4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方法欠妥当 | 第39-40页 |
3.2 对出现问题的反思 | 第40-42页 |
3.2.1 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 | 第40页 |
3.2.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规划体制的盲区 | 第40-41页 |
3.2.3 对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的渴求 | 第41-42页 |
3.3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构成要素 | 第42页 |
3.3.1 网络中心 | 第42页 |
3.3.2 连接廊道 | 第42页 |
3.4 绿色基础设施的常见布局形式 | 第42-48页 |
3.4.1 “向外扩张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环楔式布局形式” | 第42-46页 |
3.4.2 “内部填充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镶嵌式布局形式” | 第46-47页 |
3.4.3 “核心转换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绿色补丁式布局形式” | 第47-48页 |
3.5 不同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形式规划研究重点 | 第48-53页 |
3.5.1 “环楔布局形式”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重点 | 第48-50页 |
3.5.2 “镶嵌式布局形式”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重点 | 第50-51页 |
3.5.3 “绿色补丁式布局形式”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重点 | 第51-52页 |
3.5.4 各布局形式研究重点的区别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 第54-71页 |
4.1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 第54-56页 |
4.1.1 整体协调性原则 | 第54页 |
4.1.2 功能优化原则 | 第54-55页 |
4.1.3 生态自然化原则 | 第55-56页 |
4.2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策略研究 | 第56-59页 |
4.2.1 区域系统化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 第56-57页 |
4.2.2 完整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结构 | 第57-58页 |
4.2.3 建立功能复合的规划系统结构 | 第58-59页 |
4.3 构建契合城市边缘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形态研究 | 第59-65页 |
4.3.1 依托农林用地构建复合生态网络的绿色基底 | 第59-61页 |
4.3.2 整合现有公园绿地基质、完善生态“脚踏石”系统 | 第61-62页 |
4.3.3 结合河流水系建立复合生态网络的生态水廊道 | 第62-64页 |
4.3.4 结合道路体系建立复合生态网络的绿色道路廊道 | 第64-65页 |
4.4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途径及管理保护策略 | 第65-69页 |
4.4.1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途径 | 第65-68页 |
4.4.2 城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管理与保护策略研究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实例评析—以成都市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为例 | 第71-89页 |
5.1 成都市概况 | 第71-72页 |
5.2 成都市边缘区发展概况 | 第72-76页 |
5.2.1 城市空间扩张历程 | 第72-73页 |
5.2.2 边缘区范围界定 | 第73-76页 |
5.3 成都市城市边缘区现状绿色基础设施现状 | 第76-83页 |
5.3.1 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形态 | 第76-78页 |
5.3.2 绿色基础设施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现状 | 第78-83页 |
5.4 针对绿色基础设施现状问题提出的优化策略 | 第83-87页 |
5.4.1 强化边缘区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形态 | 第83-84页 |
5.4.2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引入 | 第84-85页 |
5.4.3 “生态—生产—景观”三位复合 | 第85-87页 |
5.5 成都市边缘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议 | 第87-88页 |
5.5.1 建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大城市生态系统 | 第87页 |
5.5.2 建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边缘区规划体系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