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工作 | 第13-16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3.2 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6-21页 |
2.1 博弈论与机制设计 | 第16-18页 |
2.2 SWOT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3 PEST 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3 我国民航空管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1-30页 |
3.1 我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第21-22页 |
3.2 我国航空公司、机场及民航空管系统的现状 | 第22-23页 |
3.2.1 航空公司现状 | 第22页 |
3.2.2 机场现状 | 第22-23页 |
3.2.3 民航空管系统现状 | 第23页 |
3.3 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的 SWOT 分析 | 第23-28页 |
3.3.1 优势 | 第23-25页 |
3.3.2 劣势 | 第25-26页 |
3.3.3 机会 | 第26-27页 |
3.3.4 威胁 | 第27-28页 |
3.4 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现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3.4.1 管理模式问题 | 第28-29页 |
3.4.2 投资管理问题 | 第29页 |
3.4.3 运行管理问题 | 第29-30页 |
4 管理模式问题分析与改革方案 | 第30-46页 |
4.1 公共经济学观点中的空管服务 | 第30-31页 |
4.1.1 空管服务是可收费的服务 | 第30页 |
4.1.2 空管服务的生产与提供 | 第30-31页 |
4.2 国内、外空管行业管理模式介绍 | 第31-38页 |
4.2.1 国外其它国家空管行业管理模式 | 第32-35页 |
4.2.2 我国空管系统管理模式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35-38页 |
4.3 我国空管系统的管理环境分析 | 第38-43页 |
4.3.1 外部环境分析(PEST 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4.3.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1-43页 |
4.4 我国空管系统管理模式改革方案 | 第43-46页 |
4.4.1 理清民航局及民航空管局的行政与运行的关系 | 第44页 |
4.4.2 调整结构: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及“扁平化”组织结构 | 第44-45页 |
4.4.3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 第45-46页 |
5 投资管理问题分析与改革方案 | 第46-52页 |
5.1 国内、外空管系统投资管理体制的介绍 | 第46-48页 |
5.1.1 我国空管系统投资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46页 |
5.1.2 我国空管系统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46-47页 |
5.1.3 国外空管系统投资管理模式介绍 | 第47-48页 |
5.2 我国空管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49页 |
5.2.1 预算管理与投资审批脱节 | 第48页 |
5.2.2 项目审批周期长环节多 | 第48页 |
5.2.3 专业设计及咨询单位少 | 第48页 |
5.2.4 投资与建设责权利不统一 | 第48-49页 |
5.3 投资方式成本效率分析 | 第49-50页 |
5.4 我国空管系统投资管理方式改革方案 | 第50-52页 |
5.4.1 实现“自收自支”的投资管理模式 | 第50-51页 |
5.4.2 减少和逐步取消政府对投资的审批制度 | 第51页 |
5.4.3 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和约束机制 | 第51-52页 |
6 运行管理问题分析与运行模式改革方案 | 第52-58页 |
6.1 运行成本分析 | 第52页 |
6.2 运行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6.3 国外已商业化的空中航行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情况分析 | 第53-56页 |
6.4 我国空管系统运行模式改革方案 | 第56-58页 |
6.4.1 细分空管服务 | 第56-57页 |
6.4.2 完善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 第57页 |
6.4.3 合理配置人员与岗位 | 第57-58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