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非非主义诗歌思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21页
 (一)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第8-15页
 (二)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18页
 (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 课题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性第19-21页
第一章 前非非主义诗歌思想研究第21-50页
 第一节 前非非主义诗歌语言实验的类型及其思想指向第23-32页
  一 前非非“口语诗”第23-27页
  二 前非非“还原诗”第27-29页
  三 前非非“解构诗”第29-32页
 第二节 前非非主义诗歌的其它写作类型及其思想指向第32-38页
  一 前非非中的“大学生诗派”第32-35页
  二 前非非中的“莽汉主义”第35-37页
  三 前非非主义诗歌的其它写作类型第37-38页
 第四节 前非非主义诗歌思想概观第38-50页
  一 前非非主义诗人主体性审视第38-41页
  二 前非非主义诗歌思想概论第41-50页
第二章 后非非主义诗歌思想研究第50-91页
 第一节 后非非主义诗人诗歌思想论之一第51-71页
  一 囚禁处境中的命运抗击:周伦佑的诗歌之思第51-63页
  二 现实梦魇中的坚守:非非主义视野中的南野诗歌第63-67页
  三 诗人面对历史的伤痕:胡途的《毒手与火焰》与梁晓明的《从玻璃到真理》第67-71页
 第二节 后非非主义诗人诗歌思想论之二第71-79页
  一 面对恶的忧伤反抗:雨田诗歌思想论第71-75页
  二 面对社会图景的忧思:陈亚平诗歌思想简论第75-76页
  三 后非非主义其他诗人诗歌思想之一瞥第76-79页
 第三节 后非非主义诗歌思想概观第79-91页
  一 后非非主义诗人的主体性审视第79-81页
  二 后非非主义诗歌的思想概论第81-91页
第三章 非非主义诗歌思想综论第91-107页
 第一节 前后非非主义诗歌思想比较论第91-97页
  一 前后非非主义诗人主体性之比较第91-93页
  二、前后非非主义诗歌思想之比较第93-97页
 第二节 非非主义诗歌的思想特质第97-107页
  一 非非主义诗歌的存在之思第97-99页
  二 非非主义诗歌的思想特色第99-102页
  三 非非主义诗歌的思想属性第102-107页
结语 诗歌的精神承担第107-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分子情怀与民间性间的徘徊——张炜创作论
下一篇:精神的长旅——论张承志小说的创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