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振弦除雾机理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常用除雾器介绍第8-11页
        1.2.1 惯性式除雾器第8-9页
        1.2.2 离心式除雾器第9-10页
        1.2.3 填料式除雾器第10页
        1.2.4 静电式除雾器第10页
        1.2.5 丝网式除雾器第10页
        1.2.6 纤维除雾器第10-11页
    1.3 除雾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4 立题依据第11-12页
    1.5 湿式振弦除尘器研究现状第12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2-14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6.2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振弦除雾器气液分离机理分析第14-21页
    2.1 振弦栅的工作原理第14页
    2.2 单根振弦丝的理论除雾效率第14-19页
        2.2.1 拦截效应第15-16页
        2.2.2 惯性碰撞第16-17页
        2.2.3 扩散沉降效应第17-18页
        2.2.4 重力沉降第18-19页
    2.4 多层振弦丝的理论除雾效率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振弦除雾特性实验系统和测试方法第21-27页
    3.1 影响振弦除雾效率的主要因素第21页
    3.2 实验系统第21-23页
        3.2.1 振弦栅第22页
        3.2.2 水雾发生第22-23页
        3.2.3 风速控制第23页
        3.2.4 测量仪器和实验器材第23页
    3.3 测试方法第23-25页
        3.3.1 阻力测试第23页
        3.3.2 气流速度第23-24页
        3.3.3 雾滴粒径分布第24页
        3.3.4 除雾效率第24-25页
    3.4 实验内容第25-27页
        3.4.1 振弦栅层数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第25页
        3.4.2 振弦丝间距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第25页
        3.4.3 气流速度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第25页
        3.4.4 对不同粒径的雾滴的除雾效率第25-26页
        3.4.5 除雾器的阻力第26-27页
第四章 气液两相旋流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第27-31页
    4.1 气液两相旋流喷嘴的提出第27页
    4.2 气旋喷嘴的结构与原理第27-28页
    4.3 雾化特性试验研究第28-30页
    4.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五章 振弦除雾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5.1 振弦丝层数和弦丝间距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第31页
    5.2 除雾器对不同粒径的雾滴的除雾效率第31-32页
    5.3 理论除雾效率与实验结果对比第32-33页
    5.4 除雾断面气流速度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第33页
    5.5 除雾器的阻力第33-35页
    5.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36-37页
    6.1 结论第36页
    6.2 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1-42页
详细摘要第42-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用空压机曲轴圆角滚压强化与数值模拟
下一篇:升流式微氧—好氧工艺强化脱氮效果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