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领导行为为调节变量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团队心理安全为研究团队效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第13页
        1.1.2 国内团队心理安全研究的局限性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9-44页
    2.1 团队心理安全相关研究第19-28页
        2.1.1 团队心理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测量量表第20-22页
        2.1.2 团队心理安全产生的前置影响因素研究第22-25页
        2.1.3 团队心理安全的后效影响因素研究第25-28页
    2.2 领导行为相关研究第28-32页
        2.2.1 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涵义和变量的维度第28-31页
        2.2.2 交易型领导理论的涵义和变量的维度第31-32页
    2.3 团队效能相关研究第32-40页
        2.3.1 团队效能的定义及维度第34-35页
        2.3.2 团队效能模型第35-39页
        2.3.3 团队效能的测量第39-40页
    2.4 团队心理安全、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第40-44页
        2.4.1 团队心理安全与领导行为的关系第40-41页
        2.4.2 领导行为与团体队效能的关系第41-42页
        2.4.3 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第42页
        2.4.4 团队心理安全、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44-49页
    3.1 研究模型第44页
    3.2 研究假设第44-47页
        3.2.1 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第44-45页
        3.2.2 领导行为与团队心理安全第45-46页
        3.2.3 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第46-47页
        3.2.4 领导行为的调节作用第47页
    3.3 研究工具第47-49页
        3.3.1 领导行为测量问卷第47-48页
        3.3.2 团队心理安全测量问卷第48页
        3.3.3 团队效能调查问卷第48-49页
第4章 数值分析第49-93页
    4.1 样本选取第49-50页
    4.2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第50-59页
        4.2.1 量表的效度检验第50-57页
        4.2.2 量表的信度分析第57-59页
    4.3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检验第59-75页
    4.4 个体层面数据聚合为团队层面数据第75-77页
    4.5 相关分析第77-80页
        4.5.1 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的相关第77-78页
        4.5.2 交易型领导与团队效能的相关第78页
        4.5.3 变革型领导与团队效能的相关第78-79页
        4.5.4 交易型领导与团队心理安全的相关第79页
        4.5.5 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心理安全的相关第79-80页
    4.6 回归分析第80-85页
    4.7 调节作用检验第85-91页
        4.7.1 交易型领导与团队心理安全对团队效能的调节作用分析第87-88页
        4.7.2 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心理安全和团队效能的调节作用分析第88-91页
        4.7.3 调节效应的假设检验与结论第91页
    4.8 假设验证第91-93页
第5章 研究结论第93-103页
    5.1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93-99页
        5.1.1 我国企业员工团队心理安全的现状第93页
        5.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对团队心理安全的影响第93-97页
        5.1.3 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第97页
        5.1.4 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第97-98页
        5.1.5 领导行为与团队心理安全的关系第98-99页
        5.1.6 领导行为在团队心理安全与团队效能之间的调节效应第99页
    5.3 管理启示第99-103页
第6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103-104页
    6.1 研究不足第103页
    6.2 研究展望第103-104页
附录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新新贸易理论发展动态研究
下一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汇源果汁优序融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