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生理心理学论文--环境与生理心理论文

新兵集训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创伤后成长的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及内涵第10-11页
        1.1.2 创伤后成长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1.3 创伤后成长的理论模型第12-13页
        1.1.4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16页
    1.2 反刍沉思的文献综述第16-20页
        1.2.1 反刍沉思的概念及内涵第16-17页
        1.2.2 反刍沉思的测量工具第17-18页
        1.2.3 反刍沉思理论第18页
        1.2.4 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第18-20页
    1.3 社会支持的文献综述第20-22页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及内涵第20页
        1.3.2 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第20页
        1.3.3 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第20-21页
        1.3.4 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第21-22页
    1.4 应对方式的文献综述第22-25页
        1.4.1 应对方式的概念及内涵第22页
        1.4.2 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第22-23页
        1.4.3 应对方式理论第23页
        1.4.4 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第23-25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5-28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6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25-26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26页
    2.2 问题提出第26-27页
    2.3 研究意义第27-28页
        2.3.1 理论意义第27页
        2.3.2 实践意义第27-28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8-32页
    3.1 研究目的第28页
    3.2 研究假设第28页
    3.3 研究被试第28-29页
    3.4 研究工具第29-30页
        3.4.1 创伤后成长量表第29页
        3.4.2 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沉思量表第29-30页
        3.4.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30页
        3.4.4 特质应对问卷第30页
    3.5 研究程序第30-32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2-41页
    4.1 新兵创伤后成长量表得分统计分析第32-35页
        4.1.1 新兵创伤后成长量表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33页
        4.1.2 创伤后成长量表得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3-35页
    4.2 新兵反刍沉思、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统计分析第35页
        4.2.1 新兵反刍沉思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5页
        4.2.2 新兵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5页
        4.2.3 新兵应对方式量表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5页
    4.3 新兵反刍沉思、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分析第35-37页
    4.4 主动性反刍沉思在侵入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7-38页
    4.5 社会支持在侵入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检验第38-39页
    4.6 应对方式在主动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9-41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41-48页
    5.1 新兵创伤后成长现状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统计分析第41-43页
    5.2 新兵反刍沉思、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第43-44页
        5.2.1 新兵反刍沉思现状分析第43页
        5.2.2 新兵社会支持现状分析第43页
        5.2.3 新兵应对方式现状分析第43-44页
    5.3 新兵反刍思维、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4-45页
        5.3.1 新兵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4-45页
        5.3.2 新兵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5页
        5.3.3 新兵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5页
    5.4 主动性反刍沉思在侵入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中的遮掩效应分析第45-46页
    5.5 社会支持在侵入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分析第46-47页
    5.6 应对方式在主动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7-48页
第六章 总结第48-51页
    6.1 研究结论第48页
    6.2 新兵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对策研究第48-49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59页
附录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及其与反刍思维、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及作用研究--以悲伤情绪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