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3-15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全域旅游理论和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2.1 全域旅游概念 | 第15页 |
2.2 全域旅游核心内涵 | 第15-17页 |
2.3 全域旅游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4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 第18-20页 |
第3章 海棠湾发展全域旅游的SWOT分析 | 第20-34页 |
3.1 优势方面 | 第21-27页 |
3.1.1 丰富的自然资源 | 第22-23页 |
3.1.2 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 第23-24页 |
3.1.3 旅游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态势不错 | 第24-26页 |
3.1.4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 第26-27页 |
3.2 机遇方面 | 第27-29页 |
3.2.1 依托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有利时机 | 第27-28页 |
3.2.2 “十三五”规划提供绝佳的历史机遇与发展动力 | 第28页 |
3.2.3 三亚全域旅游建设“点”“线”“面”的有效带动 | 第28-29页 |
3.3 劣势方面 | 第29-32页 |
3.3.1 “旅游+”融合发展不够深入 | 第29-30页 |
3.3.2 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第30-31页 |
3.3.3 当地居民参与度不够 | 第31页 |
3.3.4 部分民生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 | 第31-32页 |
3.4 挑战方面 | 第32-34页 |
3.4.1 国内滨海旅游市场对旅游“软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 | 第32-33页 |
3.4.2 国际环境竞争愈发激烈 | 第33-34页 |
第4章 海棠湾全域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4.1 全域一体化发展不够协调 | 第34-35页 |
4.2 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不足 | 第35页 |
4.3 全域旅游人才储备不够 | 第35-36页 |
4.4 全域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 第36-37页 |
4.5 全域共建共享成效不太明显 | 第37-39页 |
第5章 海棠湾全域旅游对策研究 | 第39-45页 |
5.1 完善工作体制、加强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促使协调发展 | 第39-40页 |
5.2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业态全面融合 | 第40-41页 |
5.3 加强全域旅游人才建设和储备 | 第41-42页 |
5.4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配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 第42-43页 |
5.5 加快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旅游新亮点,提高全域共建共享成效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51页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6.2 建议 | 第46-51页 |
6.2.1 加强对外旅游营销,推广海棠旅游形象 | 第46-47页 |
6.2.2 深化全域共建共享发展理念 | 第47-49页 |
6.2.3 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全域统筹发展模式转变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三亚海棠湾全域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附录B 旅游部门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