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地震救援 | 第13-15页 |
1.2.2 应急决策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的构成要素及过程分析 | 第22-35页 |
2.1 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2-28页 |
2.1.1 决策主体 | 第22-24页 |
2.1.2 决策对象 | 第24页 |
2.1.3 决策目标 | 第24-26页 |
2.1.4 决策情景 | 第26-27页 |
2.1.5 决策方案 | 第27-28页 |
2.2 地震应急决策的过程分析 | 第28-34页 |
2.2.1 地震应急决策的过程周期 | 第28-29页 |
2.2.2 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的任务 | 第29-30页 |
2.2.3 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的流程 | 第30-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基于AHP-Topsis法的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模型构建 | 第35-53页 |
3.1 基于传统Topsis法的决策模型 | 第35-41页 |
3.1.1 Topsis法的算法步骤 | 第35-37页 |
3.1.2 实例检验 | 第37-39页 |
3.1.3 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3.2 传统Topsis法的缺陷分析 | 第41页 |
3.3 基于AHP—Topsis法的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模型构建 | 第41-52页 |
3.3.1 实例检验 | 第41-48页 |
3.3.2 决策结果比较分析 | 第48-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模型仿真 | 第53-69页 |
4.1 Netlogo仿真环境 | 第53-54页 |
4.1.1 仿真界面 | 第53页 |
4.1.2 仿真模型的主体设定 | 第53-54页 |
4.2 仿真数据的获取与参数的设定 | 第54-56页 |
4.2.1 仿真数据的获取 | 第54-56页 |
4.2.2 仿真平台参数的设定 | 第56页 |
4.3 基于Netlogo平台的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模型的实现 | 第56-64页 |
4.3.1 模型数据加载 | 第56-59页 |
4.3.2 基于AHP-Topsis法的模型运行过程 | 第59-60页 |
4.3.3 改进前与改进后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0-64页 |
4.4 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效果的策略 | 第64-68页 |
4.4.1 重视决策指标权重 | 第64-65页 |
4.4.2 建立危机决策机构 | 第65页 |
4.4.3 培养和提高决策人员素质 | 第65-66页 |
4.4.4 完善政府的信息系统 | 第66页 |
4.4.5 灵活运用决策手段 | 第66-67页 |
4.4.6 促进其他主体积极有序地参与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4页 |
附录一 | 第78-80页 |
附录二 | 第80-84页 |